财主娶妾生子,夫人嫉妒赶走丫鬟,继承遗产孝顺爹妈

风趣的悟空 2024-08-20 15:58:44

有那么一天,老李头儿从外面做生意回来,路过一个深山里的古庙,碰见个云游的道士。

这道士瞅见老李头儿一脸愁云,就掐指一算,笑着说:“老李啊,你命中注定有儿子,就是时机还没到。

明天中午,你家会来个女子,她就是你儿子他娘。”老李头儿心里半信半疑,但回家后还是留了个心眼。

果不其然,第二天中午,外头锣鼓喧天,一顶轿子慢慢抬进了家门,轿帘一掀,出来个女子,叫柳如烟,长得那叫一个水灵,眉目传情,就跟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似的。

原来这柳如烟是邻县一穷苦人家的闺女,家里遭了难,被卖到了青楼。

老李头儿路过,看她不一般,心生怜悯,又想起道士的话,就给她赎了身,纳为妾室。

没多久,柳如烟就给老李头儿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李晨曦,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深得老李头儿的宠爱。

一时间,李家上下都乐开了花,老李头儿更是把这儿子当成了心头肉,寄予了厚望。

可好景不长,李家的正室夫人,也就是李婉儿她娘张氏,看着老李头儿对柳如烟母子俩的宠爱,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嫉妒得跟啥似的。

张氏原本也是大家闺秀,可岁月不饶人,容颜渐老,加上老李头儿多年没再添丁,她心里的不安和嫉妒就跟野草一样疯长。

有一天,张氏找了个借口,去了柳如烟的住处,表面上是关心,实际上心里有鬼。

她先是把柳如烟母子夸了一通,然后话锋一转,说:“妹妹啊,你虽然得老爷宠爱,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李家的家业,最后还是要传给嫡长子的。”说完,冷笑一声,转身就走,留下柳如烟母子俩面面相觑,心里五味杂陈。

从那以后,张氏就在府里散播谣言,说柳如烟母子有野心,想夺家产。

老李头儿虽然知道张氏嫉妒,但念在旧情,也没深究。

可张氏越来越过分,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趁着老李头儿不在家,派人把柳如烟母子赶出了家门,让他们在风雨中无依无靠。

李家这边呢,因为张氏的贪心和短视,家道中落,李财主也因为一次意外去世了,留下李婉儿一个人撑着家业,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有一天,李晨曦听说家里出了事,心里五味杂陈,决定下山看看。

他带着一身本事和满腔热情回到了云隐镇,先是用医术治好了不少人,后来又巧妙地解决了李家面临的危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喜爱。

在一次家族聚会上,李晨曦当众揭了张氏的老底,还拿出了道士留下的信作为证据。

信里详细说了李晨曦的身世和使命,还有张氏因为嫉妒犯下的错误。

面对确凿的证据,张氏终于悔改,流着泪向柳如烟母子道歉,还主动让出了管家的位置。

最后,在李晨曦的提议下,李家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经营家业,李婉儿也放下了成见,和柳如烟像姐妹一样相处,一起帮助李晨曦。

李晨曦更是以身作则,不仅把李家的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还在云隐镇建了学堂,免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又开了医馆,招了不少名医,给穷苦的老百姓看病抓药,李晨曦的大名在江南响当当,被大家尊称为“活菩萨”。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晨曦越来越明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

他经常对家人说:“咱们李家能有今天,全亏了乡亲们的支持和信任,咱们得时刻记得回报乡里,这才叫不忘本。”所以,每到年节,李家都会大开府门,设宴款待邻里乡亲,无论贫富,都是一视同仁,那份豪爽和热情,让人不得不佩服。

转眼间,又过了几年,李晨曦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不仅事业有成,还娶了个温婉贤淑的妻子,是邻镇一个书香门第的小姐,叫赵婉清。

赵婉清不仅知书达理,还精通琴棋书画,和李晨曦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让人羡慕。

但是,就在李家一片和谐美满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场瘟疫来势汹汹,短短几个月就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云隐镇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瞅着村里的老少爷们一个个倒下,李晨曦心里那个急啊,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立马把家里的药铺子给动员起来,自己带头,不分白天黑夜地鼓捣解药。

一边儿,他还招呼着全镇的老少爷们,想尽一切办法,别让这病再传开了。

啥招儿都使上了,烧病死的人,隔离病人,熬草药,啥招儿都上。

终于,大伙儿齐心协力,这瘟疫算是给治住了,慢慢儿地消停了。

云隐镇又活过来了,有了生气,有了希望。

镇上的人们为了感激李晨曦的大恩大德,自发地给他立了个功德碑,上面刻着:“李晨曦公,德高望重,救死扶伤,功在社稷,永垂不朽。”面对这份荣誉,李晨曦却谦虚得很,他说:“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真正要感谢的,是那些跟我一起干的乡亲们,是他们用无私的爱和勇气,守护了咱这片土地。”

时间一晃,李晨曦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教育和慈善上。

他明白,只有让更多人学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命。

于是,他大手笔投资,扩建学校,请来好老师,不光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开了一堆实用的课程,比如种地、手艺、医术,培养出一批有文化又有技能的人才。

同时,李晨曦还设立了慈善基金,帮助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士。

他常说:“咱们都是一家人,谁家有难,咱们都得帮一把,这样咱云隐镇才能更团结,更和谐。”

在李晨曦的带领下,云隐镇慢慢变成了个富饶又文明的小镇。

这里的人们勤劳又善良,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文化和社会风气。

李晨曦自己,也因为他的贡献和品德,被后人记在心里。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但每当夜深人静,老一辈的人就会围在一起,讲那个李晨曦的传奇故事,用他们的方式,把这份记忆传给下一代,让李晨曦的精神永远在云隐镇的天空下闪耀。

夜深了,云隐镇的灯火渐渐稀少,但李家大院里还是灯火通明。

李晨曦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本发黄的家谱,眼神里满是思考。

岁月不饶人,他现在也六十多了,头发都白了,但那双眼睛还是那么有神,透着智慧和坚定。“爹,夜深了,您该休息了。”门外传来儿子李浩宇的声音,带着几分担心。

李晨曦微微一笑,合上了家谱,站起身来。“浩宇啊,进来吧。”

李浩宇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参汤。

他将参汤轻轻放在桌上,走到父亲身边,扶着他坐下。“爹,您操劳了一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

李晨曦拍了拍儿子的手,眼中满是欣慰。“浩宇啊,你长大了,懂得孝顺了。

但咱们李家能有今天,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乡亲们的支持与信任。

咱们得时刻记得这份恩情,不能忘本。”

李浩宇点了点头,认真听着父亲的教诲。“爹,我记下了。

我会像您一样,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李晨曦满意地笑了,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李浩宇不仅继承了他的智慧与勇气,更有着一颗善良而坚韧的心。

这让他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岁月如流水,转眼间又是一年冬去春来。

云隐镇再次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与希望。

这一日,李家大院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原来,是李家老太太的八十大寿。

李晨曦特意邀请了镇上的亲朋好友以及曾经受过李家帮助的人前来庆贺。

席间,大家欢声笑语,共话往昔,气氛温馨而和谐。

然而,就在宴会即将结束时,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是一位年迈的乞丐,衣衫褴褛,步履蹒跚,手中拄着一根破旧的拐杖。

他缓缓走到李晨曦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老爷,老朽冒昧打扰,实有要事相求。”乞丐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李晨曦一愣,随即上前扶起乞丐,温和地问道:“老人家,您有何事?

但说无妨。”

乞丐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到李晨曦面前。“李老爷,您可还记得这块玉佩?”

李晨曦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脸色骤变。

这块玉佩正是他年轻时在外经商时意外所得,后因故遗失,没想到竟会出现在这里。

“这玉佩……您是如何得来的?”李晨曦的声音有些颤抖。

乞丐叹了口气,缓缓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他年轻时曾是李晨曦的一位好友,因家道中落而流落他乡。

这些年里,他一直在寻找李晨曦的下落,想要归还这块玉佩并表达感激之情。

如今,他得知李晨曦在云隐镇的事迹后,便不远千里赶来,只为完成这个心愿。

李晨曦听后,感慨万千。

他紧紧握住乞丐的手,泪眼婆娑。“老哥哥啊,这些年你受苦了。

咱们哥儿俩感情深,比海还深,这玉佩虽然金贵,但比起咱们的兄弟情,那可差远了。

他这么一说,就让人准备银子和衣裳,亲自送那乞丐出了大门。

临走的时候,他反复叮嘱乞丐要照顾好自己,还许下诺言,以后有啥难处,肯定全力以赴帮忙。

看着乞丐远去的背影,李晨曦心里暖洋洋的。

他明白,这世上还有不少人像那乞丐一样,需要人搭把手。

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帮他们一把,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馨,更有人情味。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李晨曦也到了七十多岁。

他把自个儿的一辈子都献给了云隐镇,还有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

他用行动证明了啥叫责任,啥叫担当,啥叫大爱无疆。

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片熟悉的天和地,心里头满满的都是满足和平静。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没白活。

他用双手和智慧给云隐镇带来了兴旺和希望;他用善良和勇气给乡亲们立了榜样;他用生命和热血写下了一段传奇而辉煌的故事。

最后,在一个平静的夜晚,李晨曦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他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好像在告诉这个世界:他已经准备好,去另一个世界继续他的旅程和使命。

而他留给云隐镇和后人的,是一段永远铭记的记忆,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1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