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年,一间不见天日的牢房,46岁的舒尔哈齐,拖着铁链子,向两个大圆孔走去。
这是他能接触到的唯一光源。
忽然之间,圆孔之中,有人递了什么东西进来。
“里面的,吃饭了。”
舒尔哈齐苦笑一声,原来是哥哥派人给自己送饭了。
也不知道,这饭,他还能吃多久。
舒尔哈齐抱着饭碗,一口一口,拌着苦涩咽了进去。
没过两年,他死在暗室之中。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
1559年,努尔哈赤呱呱坠地,五年之后,母亲喜塔腊又生了位弟弟,名叫舒尔哈齐。
那时候,兄弟二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1569年,喜塔腊去世,由继母掌家。
不是自己的儿子,自然不疼不爱。
何况,继母是王台一族的女儿。
王台一族,一向与王杲不对付,而王杲正是兄弟二人的外祖父,这下喜塔腊死了,留下的2个儿子,也便成了继母的出气筒。
不止如此,还要不断干活。
5岁的舒尔哈齐,开始跟着哥哥努尔哈赤,进山采摘打猎,然后去市上卖钱,再交给继母。
只是,这并不能讨继母的欢心。
父亲看不过去,便把兄弟二人送到了王杲处。
可兄弟俩不仅没过上好日子,反倒还成了俘虏。
1574年,明朝大将李成梁取得大胜,王杲弃城而逃,城内的兄弟二人便被抓走了。
从这之后,兄弟二人开始上战场。
他们都深切明白,不怕死,才有可能不会死。
于是一往无前,勇猛作战。
亏了兄弟二人的坚强意志,也亏了上天眷顾,兄弟二人不仅活下来了,还练就了一身本领。
人们常说,成大事的人,需要一个触发事件。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触发事件就是祖父和父亲的死亡。
兄弟二人决定,要为死去的亲人复仇,继而做一番事业。
凭借祖父留下十三副铠甲,兄弟二人掀起了起兵的大旗。
这一年,努尔哈赤24岁,舒尔哈齐19岁。
从童时起至今,日子虽然艰苦,但兄弟二人一路相依为命,他们就是彼此最亲密的人。
这时的他们,都无比相信:
前路景色,值得期许!
兄弟齐心,势力不断壮大。
1588年,建州女真一统,女真一统指日可待。
大业就在眼前。
一切也在悄然之中变了。
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不知何时成了世人眼中的“双主”。
这当然也有外界的原因。
当时女真势大,明朝感到威胁,遂启用大将李成梁。
而他坚持分化女真的谋略,在看到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兄弟关系后,便刻意地去捧舒尔哈齐。
他让儿子迎娶了舒尔哈齐的女儿,进一步亲近,后来舒尔哈齐夫人去世,李成梁父子也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让舒尔哈齐亲近明朝。
另一边,同样去拉拢努尔哈赤。
包括当时的朝鲜,对待兄弟二人都是一样的礼节,并送给同样的礼物,这种变相承认女真双主身份的手段,和明如出一辙。
但即便如此,更重要的还是内部原因。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兄弟,眼看着与自己平起平坐,他不可能不防备。
而对于舒尔哈齐来说,自己能征善战,明明也立下不世之功,他也不可能真的一点心思都不动。
于是,每有决策时,兄弟间常有争执。
再加上外界的刺激,距离爆发,只差一点了。
而导火索就来了。
1607年,蜚悠城女真部常受到乌拉部的欺压,有意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让舒尔哈齐、褚英、代善等人过去把人收编。
可是,舒尔哈齐不想得罪姻亲。
他之前迎娶的夫人,是乌拉部贝勒布占泰的妹妹。
所以在一开始,舒尔哈齐就找了借口。
他称,蜚悠城旗上有幽光,不宜动兵。
“我和兄长打仗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怪异,这可不是什么吉兆,还是退兵吧。”
但这个理由,没有说服代善和褚英。
《清史稿》:“夜阴晦,军行,纛有光,舒尔哈齐曰:“吾从上行兵屡矣,未见此异,其非吉兆耶?”欲还兵,褚英、代善不可。至蜚悠,尽收环城屯寨五百户而归。”
到了蜚悠城,收五百户,就踏上了回去的路。
乌拉部得知,率兵赶来。
代善、褚英抓住机会,虽然己方三千多人,乌拉部有一万人,人手1:3,但只要发挥好,是能给乌拉部一个沉重的打击的。
可他们回头时,却愣住了。
身为叔叔的舒尔哈齐,退后旁观,没有一点动手的意思,他的手下常书、纳齐布也一动不动。
代善和褚英只能拼死力战,但到底让乌拉部逃走了。
这件事自然也传到了努尔哈赤面前。
他很恼火,扯着嗓子大吼:“我要杀了常书、纳齐布。”
当着众人的面,舒尔哈齐也不退让,他梗着脖子,倔强上前:“你要杀他二人,等同杀我!”
努尔哈赤本就火大,“你滚开!”
舒尔哈齐愣是视努尔哈赤的警告不见,一步不让。
努尔哈赤气势汹汹,但碍于众人在场,他又不能真的杀了弟弟,只能对二人简单惩罚。
一个罚了百两黄金,一个夺了人马。
但最关键的是,舒尔哈齐的军事指挥权被夺了。
兄弟之间,虽没有公开的冲突,但也所差无几。
舒尔哈齐被夺权后,地位一言难尽。
他心有不甘,就在1607年,拉着人马跑到黑扯木自立门户,此处靠着乌拉部和明朝重镇,有事便可双重支援,亦然占有优势。
李成梁见此机会,请求朝廷给舒尔哈齐封官,进一步挑拨兄弟之间关系,分化女真。
这种情况,努尔哈赤尽收眼底。
他选择先礼后兵。
先是劝告舒尔哈齐,放弃自立门户,回到自己手下。
可是被拒绝了。
努尔哈赤便也不客气了,直接动手,在1609年,先杀舒尔哈齐两子,又杀一得力手下。
种种威慑下,舒尔哈齐自知,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只能放弃门户,回到努尔哈赤手下。
到了这一刻,兄弟间的冲突,也没必要遮掩了。
舒尔哈齐回去后,就被努尔哈赤送到了暗牢之中。
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1611年,舒尔哈齐死在暗牢。
也有人说,他是被努尔哈赤毒死的。
但关于这一点,《清史稿》并没有明确的交代。
只是不论如何,舒尔哈齐死在了哥哥努尔哈赤的手上。
努尔哈赤像
但据事后来看,努尔哈赤仍然看重自己的这位弟弟。
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下令,把他葬进永陵,那里埋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父母等人。
并且,没有牵连舒尔哈齐的后代。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位列四大贝勒之一,没有受到父亲影响,非常受重用,后来因为罪状太多,触犯众怒,请求赐死,终被皇太极幽禁。
值得一提的,要属六子济尔哈朗。
1609年,舒尔哈齐被囚禁时,济尔哈朗才十岁,努尔哈赤把他放在自家养育长大。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一朝,济尔哈朗都受到了重用,清朝建立后,济尔哈朗被封为和硕郑亲王,是大清“十二铁帽子王”之一。
“十二铁帽子王”中,有八位是绝对继承的世袭罔替,当中要么是努尔哈赤的子孙,要么是皇太极的儿子,总之都是努尔哈赤的直系。
只有济尔哈朗一人,并非出自嫡系。
济尔哈朗一生得以被重用,死后入了盛京贤王祠,子子孙孙继承郑亲王一位,传了近两百年。
可以看出,其中有努尔哈赤对弟弟的补偿。
只是,舒尔哈齐怎么想,就没人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