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方得幸福:从爱玛的悲剧说起

小萱谈情感 2024-09-25 18:13:06

知足就是惜福,不知足的爱玛在作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爱玛原本是个有福气的女孩,但是,她不懂得惜福。

永远不知道知足,在欲望的驱使下,渴望不切实际的爱情,背叛丈夫,两度遭遇情人的抛弃,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她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最后服毒自杀,让人唏嘘不已。

为什么说,爱玛本是一个有福气的女孩呢?

她出生在法国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在家中条件最殷实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城里虞絮林修道院学习,使她懂地理,会跳舞,会素描,会刺绣还会弹琴。

她本是乡下姑娘,进了城,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

在她的家乡同龄的女孩很少有人能接受到这样的教育和经历。

因为这些,她变得和乡下其他女孩不同,她气质优雅,举手投足间有着城里女孩的气度。

到了婚配年纪,父亲为她选择了医生出身的查理·包法利。

包法利虽然娶过妻子,但妻子和他在一起仅仅生活一年多就因病去世。

他和前妻没有孩子,没有任何拖累。

而且,包法利也是接受过教育的人,还有行医资格,在那个偏僻的地方,医生这个职业可谓是金饭碗。

最关键的是,查理·包法利发自内心地喜爱爱玛。

包法利对爱玛动了情的时候,是他上门为爱玛的父亲卢欧先生医治腿伤时。

那是他们第一次相见,包法利竭尽所能医治爱玛爸爸受伤的腿。

几个月后,卢欧先生的腿已经被治好了,包法利还总是借口去看望他。

实际上,他想看望的是卢欧的女儿爱玛。

他和她可谓是一见钟情,见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

直到包法利的妻子艾洛伊丝突然去世,卢欧恰好来找包法利医生送来医治腿伤的治疗费。

卢欧先生得知包法利先生的太太去世,给他安慰,并且邀请他去拜尔托的家里做客。

于是,查理·包法利又见到了爱玛。

两个人独处了许久,聊了很多。

在这一次之后,包法利决定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向爱玛求婚。

一个人真爱另一个人是隐藏不住的。

他对爱玛动了心,被卢欧先生都看出来了,主动提出帮助包法利去问女儿的心意,如果女儿同意,他愿意把爱玛嫁给他。

天遂人愿,查理·包法利娶到了爱玛。

婚后,两个人无比甜蜜。

查理称呼爱玛“我的太太”,称呼亲热,逢人问她,到处找她。

书中这样描写:“他时常把她拉到院子,人远远望去,就见他在树林中间,搂住她的腰,继续行走,身子弯过去,头蹭乱她胸前的花边。”

他们婚后从拜尔托搬到道特,查理知道爱玛喜欢乘马车散心,就买了一辆包克,经过仔细地改装成为一辆英式轻便双座马车。

他本已出门,但是又因为想念爱玛,再次折返回来,出现在爱玛身后,去吻她的背,触摸她的篦梳,她的戒指,她的肩巾,吻她的脸蛋,顺着她的胳膊一路小吻下去,像个黏人的孩子一样。

他深爱她,给爱玛最好的生活。

正如那句话所说,爱玛负责貌美如花,查理负责赚钱养家。

他整天到处奔波给人看病,爱玛在家享受有女佣照顾的生活。

她不用为做饭洗衣而忙碌,更不用为赚钱而烦恼。

她有大把的时间去巴恩镇的山毛榉林子欣赏风光。

查理还把爱玛的两幅铅画稿装裱起来,挂在客厅里,家里有人来访,查理都会自豪地向人家介绍那是爱玛的作品。

爱玛是查理的全部,就如书中所说,宇宙在他,不超过她的纺绸衬裙的幅员。

出嫁前,爱玛被父亲深深爱着。

出嫁后,她被查理全心全意地爱着。

然而,爱玛却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追求更加富有更加浪漫的生活,是查理无法给予她的。

在婚姻之中,她渴望遇到比查理更有钱更懂浪漫的男人。

命运的安排,她果然遇到了那样的男人,他们之间产生了爱的纠葛。

然而,爱玛之后遇到的两个让她动心的男人,没有一个是真心爱她,新鲜感一过,他们纷纷抛弃她。

如果爱玛能懂得惜福,懂得珍惜查理,她应该是一个一辈子幸福的女人。

但是,她没有,她的眼睛里根本看不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她能看到的都是来自浪漫小说中的犹如空中楼阁的爱情。

她为了得到那样的爱情,不惜飞蛾扑火。

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爱玛的悲剧令人叹息,却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像爱玛一样,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忽略了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

我们总是渴望更多的财富、更浪漫的爱情、更高的地位,却忘记了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知足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恩与领悟。

当我们学会知足,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在平凡日子里的点滴温暖。

就像查理对爱玛的爱,虽不惊天动地,却真挚而深沉。

我们应该明白,生活中的福气并非来自于无尽的索取,而是源于对已拥有的珍惜。

只有懂得惜福,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收获真正的幸福。

让我们以爱玛的故事为鉴,学会知足,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瞬间,在生活的长河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花。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