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冲气以为和,正向积极的力量

斯威国学 2024-03-19 03:16:07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我们先来了解本章的字面意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易经》中,道又被称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本章《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好像和《道德经》有所不同,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道生一,一就是太极,一是阴阳两者的集合。老子认为无论什么事情,都分为阴阳两个属性。叫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一点《易经》也是同样的说法,叫太极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和阳。阴阳互动会有三种变化和四个现象。三种变化是阴阴,阳阳和阴阳,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阴阳、阳阳、阴阳、阳阴。所以《易经》和《道德经》都对。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属性互动才会发生、发展。

但是,《道德经》第四十章又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人就困惑了,天下万物到底是从何而来?司马光《道德真经论》中说,道生一,自无入有。为了更直观,老子这里就无、有来指代阴阳,阳为有,阴为无。形而上的无、有向下落实为形而下的无、有,阴阳互动,或者叫有无互动,产生万物。

用有无是这样解释万物生成的。道是无,无中产生了一,这个一就是有,叫做无中生有。一又产生了二。这是怎么来的呢?有是因为无而存在的,所以有中有无,无中又有有。那么二生三呢?有和无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三种状态,有有、无无和有无。三生万物怎么理解呢?当我们不断地有有的时候,你就知道,一定是从无当中产生了更多的有,而当我们不断地无无的时候,那一定是从无中寻找出一个有来的。一个哭穷的人天天叫,我什么都没有啊!没吃没喝,他居然也一直活着,你就知道,他其实还是有吃的。无无、有有、和有无这三种状态不断地互动,就产生了天下的万事万物。

前面章节还有“昔之得一者”,这里的一指的是道,道和一又是同一概念,道也是太极。这也是容易让人晕的地方。其实是这样的,庄子讲,无极之外,复无极也。请看下面的太极图。

这世界始终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还有阳,阳中还有阴,阴中还有阳,阴中还有阴,往上无穷无尽,往下无穷无尽。就像俄罗斯的套娃,数学上的分形,只不过它们是向下分的,我们中国人是既能向上,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也能向下,向下到无限。

分形图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多方面、全角度,内外一体,有无一体,好坏一体,难易一体,什么都是一体的。老子讲有无混成,混合是四维的,它由多个三维思维构成。所以说,中国人的思维层次很高。这一点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西方人有一种主要的思维模式叫非黑即白的思维,这是比较极端的二维思维。

说到太极图,这就不得不提韩国国旗,韩国国旗取自我们中国的八卦图,但是韩国人把国旗上阴阳鱼的鱼眼抠掉,八卦只留四卦,乾、坤、坎、离。韩国抄中华文化的作业,但是没抄全,会造成巨大问题。本来阴阳鱼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和谐的、运动的、发展的。鱼眼抠掉之后,就变成对立的了,阴阳对立,有无对立,阴阳无法互动,更无法发展,这是死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不是说道必然会生出万物。会阴阳互动,才能产生万物。孩子夭折,企业经营几年倒闭,西方众多文明发生、发展、迅速消亡,都是常态。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种意象在人的大脑里,人的思维指导行为,思维偏,行为也会跟着偏。可以说,韩国的国运隐藏在它的国旗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都依托于阴或者是无而存在的,而以阳或者是有的状态呈现。阴阳互动就产生了气,这个气指的就是阴阳的互动。万物只有在阴阳互动时,才能够是和泰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动态的平衡,所有的静平衡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存在,所有的动平衡也只有在静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人们最不喜欢的就是孤,寡,不善这些,而王公却都用这些来称呼自己。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所以,事物不是因为受损而获益,就是因为获益而受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前人是这样教的,我也是这样教别人的。自恃其强,偏执妄为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我一直把这样的态度当成是指导我人生的根本。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在第四十章写了整整八篇文章,比如说如何以终为始,如何反思,如何反古知今等等,讲的比较全,这里就不再多说。在本章,主要讲如何阴阳互动,冲气以为和。

天地有阴有阳,天由清气构成,叫阳,地是阴气构成,叫阴,阴气也叫浊气。我们中国古人当时还不知道万有引力,不知道天上的雨气为什么飘不走,而往下落,但是中国人有阴阳论,就是地上面的浊气经过演化会产生清气,清气往天上走,我们现在知道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到了天上。清气到了天上之后,古人以为形化成气以后到天上去,这股气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知道有气上去,上去了以后变成雨雪冰雹,再下来。现代人称为循环,古代人没有这个概念,就叫阴阳互动。当然阴阳互动概念远大于机械的循环概念。

我们人在天地间,学的就是天地,学习天地如何互动产生万物。

家庭兴旺,团队发展,国家强盛,道需要的是由一开始最后生出万物。但是我们要理解的是,既然任何一件事情里面都有阴阳,是喜忧参半,好坏都有,所以没有绝对好,绝对坏,就看你往哪个方向引领。你往负向想的时候,整个事件一定往负向去走,往正向走的时候,整个事件就往正向去跑。

阴阳互动,就需要促进情境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负面的虽然会导致消亡,但是它也可以调整成为正向的力量。也就是说,不管正向的力量,还是负向的力量,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气以为和的方式调整,让正向的更加扩大,负向的转化为正向的力量。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当中就是这样,和谐,和善,和气生财,都是把情境保持在正向的状态。

举个例子,我今天跟孩子讲话,讲得孩子很不舒服。用阴阳来表示,是什么?这就是阴。我越讲孩子越不舒服,到极致的时候,孩子就爆发了。这个时候,阴就变成向上的那股力量,而且是猛烈地冲上来,从太阴突然转移到太阳,叫物极必反,也就是阴转阳。但是,看起来是阳性的东西,其实它是阴性的,因为它本质还是往下压的。

如果孩子说,妈妈,你讲得很对,让我豁然开朗。我一开始是不开心的,但是你讲讲,我就通了!这就是阳,纯阳。孩子的情境整个往上升了!

情绪也分阴阳,阴的情绪往下压,阳的情绪往上抬。阴的里面也有阳的那一部分。我们在用人、调整人的时候经常有两种方法,要么先扬后抑,要么先抑后扬。抑是阴,阳就是扬。

两种方式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我们在批评人,希望别人改进,往阳的方向去走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小李响当当的一个人,那么长时间以来,我几乎都没有发现你的缺点。作为领导来讲,还是要给你一些中肯的建议,如果你能把这一点点修正了,你的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是先扬后抑。

听的人很舒服。

他的舒服是怎么来的?并不是前面的表扬。这里面的关键是,他的优点是极大的,缺点极小的,他一改变就能获得极大的发展。

但是仔细想想,小李的缺点巨大啊!因为有巨大改变的话,这一点点的小缺点其实就是巨大缺点,有绝对影响力的。

但是,你能直接这样指明吗?肯定不能。

如果你说,你要是改变了就有极大的发展,这就是在告诉他,你想改变这一点点其实并不困难,因为它就一点点,一点点很好改。

如果你跟他讲,你这缺点一箩筐,老也改不了,再不改,就滚!这种极阴的状态,谁还有改变的意愿呢!

所以说,如何促进阴阳其和,是一门学问。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