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没人带,带娃成本高,托育服务贵……“带娃难”一直是困扰着不少人的生活难题。“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关乎万家幸福,更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年来,花溪区以“构建“15分钟生活圈”普惠式托育服务保障体系”为目标,聚焦群众“幼有所育”,“一二五”创新构建普惠托育服务圈,创新探索托育服务保障机制,推进“幼育共享”和“医育共享”,优化托育布局、降低托育成本,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质量可靠的托育服务。
明确一个定位 突出“核心化”理念
普惠性托育服务完善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花溪区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卫健牵头、部门协作、公卫指导、社卫包保、机构落实”的工作体系。制定《花溪区创新构建“15分钟生活圈”普惠式养老、托育服务保障体系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明确重点任务、明确实施步骤、明确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工作措施。通过“核心化”领导,确保改革项目统筹有力、步骤有序、工作有效。
聚焦两个共享 推进“融合化”服务
落实幼育共享。花溪区卫健、教育两部门共同制定《花溪区幼育共享工作机制(试行)》,明确幼儿园托班开设条件和监管责任,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普惠民办幼儿园以新建、改扩建、托管、合作等方式开设托班或托幼“园中园”,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普惠性托位,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173家,开设托班81家,幼儿园开班率为46.8%,提供托位2446个托位。
推进医育共享。出台《花溪区“医育结合”工作实施方案》,按就近便利原则,为托育机构指定服务医疗机构,完成辖区托育机构签立“医育结合”服务协议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委派儿保医生担任托育机构健康指导员,定期检查与指导。医疗机构选派儿科业务骨干担任试点机构健康副园长,加强幼儿卫生保健指导。
探索五个机制 打造“特色化”亮点
探索普惠托育设施保障机制。花溪卫健、住建等部门联合属地政府建立会商协作机制,定期调研掌握社区托育服务需求,从区、乡镇、街道、村(居)、小区五个维度同时推进,根据需求研究用房保障工作,协调社区用房,免费提供给托育服务机构使用。
探索民办普惠托育价格认定机制。花溪区卫健、发改、财政等部门联合,相继印发《花溪区普惠托育机构认定实施细则(试行)》《花溪区普惠托育服务收费指导意见(试行)》和《花溪区普惠托育资金补助实施办法(试行)》,对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和幼儿园托班每人每月补助100元。
探索普惠托育政策优惠机制。花溪区卫健、税务、区供水公司、区供电公司、区燃气公司共同研究制定托育服务机构扶持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印发《花溪区托育服务机构税费服务实施细则(试行)》《普惠托育服务用电优惠实施细则(试行)》《普惠托育服务用水优惠实施细则(试行)》《普惠托育服务用气优惠实施细则(试行)》,符合条件的托育主体已享受到各项优惠,2024年各机构享受减免共计超20万元。
探索普惠托育服务监管机制。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托育服务提质,完善托育从业人员监管体系,严格从业准入门槛,保障托育服务水平。出台《花溪区托育机构综合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形成卫健、消防、公安、市监、属地政府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底线方面。目前,全区托育机构备案率60%,现有托育从业人员591人,其中保育人员327人(持有保育师/员、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78人;持有保育师/员等级证书人数128人),保安人员131人。
探索普惠托育服务宣传机制。构建“1+1+N”宣传格局,联动各部门宣传渠道搭建宣传阵地,围绕普惠托育服务补贴政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体系布局等重点工作广泛宣传。同时鼓励各托育机构创新宣传举措,开展个性化、亲民化宣传,如:启萌星托育服务中心创新开展托育服务全流程网上直播,将服务可视化,让现有托育家庭对机构托育服务安心放心的同时,帮助暂未进行托育的家庭能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到托育服务的优势和效果,进一步提升群众托育意愿。
来源:花溪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