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史情报处
编辑|文史情报处
2018年,几个日本人穿着解放军的衣服,拿着我们的国旗随风飘扬,随后还上演了一出“审判鬼子”,直接被日本网民骂出翔,直接打成“日奸”。[太阳][微风]
可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我行我素,这场活动也被他们称之为“沙场点兵”,那么他们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会作出这样匪夷所思的行为呢?
01
将解放军当做偶像
2018年7月21日,日本千叶市举行的一个cosplay活动直接被骂出圈,原因就是几个日本年轻人“媚中”,还将自己的活动称之为沙场点兵。
他们手拿五星红旗,并且穿着解放军的衣服进行模拟训练,军种包括海陆空,连八路军的衣服都有。
他们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对中国军事文化的热爱,还呈现了一场极具戏剧性的场面,其中包括模拟审问一个“鬼子”,这种“抗日名场面”让人差点以为到了东京审判现场。
其中一个叫山田太郎的小伙十分特别,几乎每天都收看我们的cctv7,并且时常欣赏中国军事影视作品,连《战狼》都看了。
而且他对中国的枪械如数家珍,还过春节,在微博上注册账号发表日常。
山田太郎最引人注目的cosplay作品是“解放军占领东京”,他精心仿效解放军的军装,包括靴子、帽子、徽章、军衔等各个细节。
令人瞩目的是,他甚至在臂章上勇敢地刻有“解放军驻日本部队”的字样,而这些装备是在活动开始前他通过淘宝订购的。
这种“精中”风格的cosplay直接引发了日本网友的愤怒,有不少人直接问候山田和他的小伙伴的祖宗。
除了他之外,其中一位模仿北京天安门广场前卫兵的coser,甚至让路人产生了置身北京的错觉。
这种模仿不仅仅局限于军人,还包括模仿铁路运输系统的扮演者,甚至有人自称是“中国铁路东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
而且这还不够,他们还涉及模拟战争部署,进行“真人射击游戏”等活动。
他们模仿电影中的解放军进行各种活动,有时甚至组织聚餐庆祝中国的节日,如建军节和国庆节。这些场景既让人感到惊奇,又呈现出一种异常诡异的氛围。
02
日本社会的那些“媚中派”
对于这种人,日本国内一概称他们为“日奸”、“媚中派”,不过除了他们还有一些日本人也差点在日本国内被打成走狗。
丹羽宇一郎,一直被冠以“媚中派”,他在媒体面前公然表示,日本其实可以成为华夏的藩属。
这番言论直接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刊物直接将他列为“日奸”,升格为“媚中派”代表。
然而丹羽宇一郎的言论并非毫无根据,他曾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在与日本作家深田祐介的采访中,他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尊敬以及对中日友好关系的期望。
NHK(日本广播协会)作为日本知名的媒体机构,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与中国电视媒体合作,制作了众多有关中国的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以高质量和积极正面的角度呈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礼仪,以及现代中国崛起的过程。这种展现方式与以往西方媒体负面刻画中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近年来NHK的重要职务岗位人选发生了变化,右翼人士接替了社长、总编辑和制片人等要职,NHK的风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种“媚中派”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在日本不乏政治人物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如曾任首相的羽田孜便自称是华夏民族的后裔。
他表示自己的祖上是姓秦的,对中国文化感到骄傲,甚至主动前往中国寻根拜祖。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则因对国家的认知受战败阴影影响而积极主张对慰安妇问题的谢罪,反对安倍政府修宪,表达了对中国侵略的反省,他也因此频繁被右翼攻击,但坚持秉持独立思考的立场。
03
为什么这些日本人会如此狂热的迷恋解放军呢?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着多层次的心理因素、文化背景和资本推动。
这些日本年轻人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模仿解放军,根源于他们对中国军事实力的钦佩,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雄厚的军队和先进的军事装备,这让日本年轻人感到由衷的敬畏。
这种对中国军事实力的敬仰源于日本慕强的文化心理,从千年前对唐朝进行全方面的借鉴,到近现代对西方文化的全面西化,这一系列历史进程展现了日本人对强大力量的不懈追求。
而且cosplay在日本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产业,而日本社会相对压抑的氛围使得这种扮演成为释放个体压力的方式。
整条街上三分之一的人穿着cosplay服装,这种文化现象已经在日本社会中扎根几十年。
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社会现状的底层人士和生活失意者来说,通过cosplay寄托希望给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成为一种心理逃避的手段。
他们通过想象自己成为中国人后的美好生活,将解放军作为崇拜的对象,形成了“中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
不容忽视的是,这种狂热支持也得到了资本的支持。日本拥有数十家制造解放军军事用品的企业,这些企业专门仿制出售中国军事装备,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尽管这一领域属于小众,得不到大多数日本人的认可,但其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为了扩大受众,这些制造商还会出资举办各种活动,如“沙场点兵”cosplay。这种全方位的支持为这一现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这种现象在日本社会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这些年轻人被批评为“日奸”,指责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背叛和对中国的过度崇拜。
0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日本国内加速“右转”,一些极端的“精中”分子在日本社会中的处境变得颇为微妙。
一项2022年9月的NHK民调显示,81%的日本民众将中国视为安全威胁,而一份最新民调更是显示对华反感度已经超过90%。
这种对华态度的变化在政治舞台上也有所显现,日本自民党内的“亲华派”逐渐失去主导地位,而反华势力则日益壮大,与美国形成合流之势,共同对中国实施封锁和围堵。有人甚至企图突破和平宪法,走向军国主义的道路。
这一极端态度的崛起,也影响到了一些特殊群体,即解放军军迷。这群年轻人在近十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他们的处境也变得不容乐观。
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敌意导致这些军迷几乎难以在公共领域展露身影,相关新闻也逐渐减少。
在这个背景下,竹内亮成为了一位引人注目的桥梁,这位日本导演定居南京,通过拍摄一系列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如《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好久不见,武汉》、《走进大凉山》等,努力呈现一个真实友善的中国形象。
竹内亮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拥有超过500万的粉丝,他成为促进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推动者。由于这一贡献,他在美国新闻周刊中被评选为“最受尊敬100名日本人之一”。
这种个体的友好交流虽然不能代表整体,但却为两国的正常民间交流提供了积极的样本。
对于日本这个“神奇”的邻国,中国在交往中应铭记历史,坚决反对右翼势力的搞风搞雨。
中日关系的变化并非单一而简单,虽然一些日本人扮演中国军人可能反映了中日关系的一定缓和,但在日本社会中,这种行为仍然受到质疑和反对。
日本的“慕强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了中国文化之后,也随时可能转向其他国家。而随着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发生,如日本向海中排放核废水等,中国人对日本的嫌恶情绪也愈发显著。
参考来源:
看看新闻 一众日本男子扮演解放军走红网络 中国网友不买账
京报网 岸田政府,令人瞠目!
北青网 我们都是被宫崎骏爱过的孩子
东方新报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逝世,曾称自己是中国移民后裔!
上观新闻 拍完南京拍武汉,这位日本导演记录的10个武汉故事,火了
中国军视网 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日本仍欠中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