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江苏省辖地级市,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地处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北邻盐城市、东临南通市、西接扬州市,泰州市属江淮水系的冲积平原,河网密布,全市分为里下河地区、通南高沙土地区与沿江圩区。总面积5787.9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泰州市常住人口450.56万人,辖3个区、3个代管县级市,2022年,泰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6401.7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6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63元。
泰州市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海陵县首次出现于《汉书》,始置时间史无记载。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年),海陵县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海陵郡,辖建陵、宁海、如皋、蒲涛、临江等县。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郡治由建陵县移至海陵县,海陵郡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海安等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海陵郡。五代吴武义二年(920年),置兴化县。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置泰州,取“国泰民安”之义,时辖海陵、泰兴、兴化、盐城等县。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泰州增领如皋县。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盐城县改隶楚州。北宋宜和四年(1122年),泰兴县改隶扬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泰兴县复隶泰州,兴化县改隶承州。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泰州辖海陵、如皋。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海陵县,泰州仅辖如皋县。成化七年(1471年),分江阴之马驮沙置靖江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如皋县改隶通州,泰州遂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泰州改称泰县。1949年1月22日,划城区设置泰州市,乡村设置泰县。1950年1月,泰州行政区与扬州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地专机关驻泰州。1953年2月,苏北泰州专署改名为江苏省扬州行政公署。1996年8月,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
泰州市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杰出代表。名胜古迹众多,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庙、安定书院、日涉园、望海楼及梅兰芳纪念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传承历史,文脉灵动;溱湖湿地、千岛菜花、水上森林、天德湖公园、古银杏森林等生态自然,风光绮丽。泰州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泰州市行政区划图
2.战略引领,打造“幸福水天堂”2.1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医药名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2.2发展目标2035年,生态安全格局稳定,长江泰州段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示范带;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城乡融合发展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成“市区一体、两区融合、三泰同城”的泰州都市区;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节点;“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水韵泰州”风貌全面展现,建成绿色宜居、水韵诗画的美丽泰州。
2.3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生态提质: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优化“三生空间”格局。科学推进水系治理和林带建设,提升生态廊道连通性,推动长江沿岸地区绿色转型发展。构建水韵泰州魅力体系,把长江泰州段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空间统筹: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沿江地区空间利用,打造江海联动节点,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加强港城联动。
协同联动: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锡常泰跨江联动发展,推进扬泰协同发展,共建长江北翼产业创新走廊,协同构筑高能级创新和产业平台。推进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增强与区域核心功能节点的高效链接,成为“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节点。
强心聚能: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深入推进特色产业、重点领域集成创新,实现“制造基地”向“智造之城”的升级嬗变。将高铁枢纽片区打造成为支撑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点,促进中心城区现代功能完善。以“市区一体、两区融合、三泰同城”为导向,完善泰州都市区格局,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区域竞争力。
特色引领: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传承和展示江海文化、三水古郡、泰州精神的古盐运河文化带。突出泰州“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空间特色,加强全域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塑造“水韵泰州”风貌特色,建设全域魅力休闲体系。
品质提升: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生活圈,形成覆盖全民、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塑造以文化和水系为脉络的开敞空间体系,加强总体城市设计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品质,打造蓝绿交织的魅力水乡。
3.空间统筹构建美丽泰州格局3.1深化区域协同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快接轨沪宁、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扬泰协同发展,积极促进协同创新、互联互通、市场共建、生态共保、服务共享。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创新载体建设,推动苏中地区合力打造长江北翼产业创新走廊。与里下河地区城市共同打造“长三角优质康养地”品牌,共同谋划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面向长三角、接轨沪宁杭,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
加快推进锡常泰跨江协同发展:加密过江通道,支撑跨江融合发展。完善跨江合作机制,打造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共推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共建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持续促进扬泰高质量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北沿江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携手打造国际旅游航空枢纽港。促进重点领域的产业协作创新,深入推进扬泰文旅合作交流。共同推进里下河水韵江苏示范区建设,共建南水北调清水走廊。
3.2构建“一区一带、两源三片”的总体格局衔接省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顺应里下河-通南高沙土-沿江圩区自然地理格局,统筹优化区域、江城、城乡国土空间,构建“一区一带、两源三片”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区:泰州都市区。强化三泰区域统筹发展,增强要素集聚配置能力,合力打造江苏省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加快提升城市功能,打造生态宜居和产业功能突出的都市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一带:沿江绿色转型发展带。结合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推动沿江地区产业绿色化和空间集约化,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走廊和生态环境优良的特色城镇带。
两源:蜈蚣湖群生态源和溱湖生态源。通过退圩还湖、退养还湖、河湖水系连通措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协同构筑江淮湖群生态绿心。
三片:北部里下河、中部高沙土及南部沿江农业片区。巩固全省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地位,稳定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和重要副食品供给安全。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3.3严守城市发展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功能将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
城镇开发边界: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将城镇现状建成区、优化发展区,以及因城镇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空间品质。
永久基本农田: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国土分区规划图
4.生态优先,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4.1合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依托长江、蜈蚣湖、溱湖等生态本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类要素。规划形成“一带、两源、四廊、四片”的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
4.2优化长江岸线保护与利用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原则,加快推进长江生态涵养带建设,严格保护生态岸线和清水通道维护区,强化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切实顺应自然保育生态。
保护沿江水系生态环境:加强长江水环境治理,严格限制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总量,确保长江干流水质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
构建沿江生态防护林带:提升生态岸段造林和森林抚育能力。大力推进洲岛防护林建设,完善天星洲和马洲岛岸线防护林。
提高生态岸线比例:优化配置岸线利用功能,控制岸线利用规模、提升生态岸线规模。
4.3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推动形成生态保护与修复新格局,划定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实施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建设蓝绿交织魅力水乡泰州。
5.城乡融合,提高宜居宜业水平5.1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完善城镇体系衔接省域城镇空间格局,融入沿江城市带,构建“一主两副、一带四轴”的泰州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秦州都市区。推动三泰地区一体化发展,加强资源要素统筹配置,推动设施共建、产业协作,促进人口集聚、提升城市核心功能,打造生态环境宜居、产业功能突出的现代化都市区,成为江苏省“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两副:靖江城区和兴化城区。提升靖江城区和兴化城区综合服务水平,发挥其带动城乡发展、促进全市协调均衡的作用,推进以靖江城区和兴化城区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一带:沿江港产城一体发展带。
在保护沿江生态安全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依托集疏运体系建设,整合临港区域资源,优化港口布局,推动港城协同发展。
四轴:沿宁靖盐、沿兴泰、沿如泰、沿宁启发展轴。依托四条主要交通廊道,促进主要城镇节点高效联通,快速链接区域城镇网络,提升市域城镇空间格局的开放性和网络化水平。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5.2构筑高效农业空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基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构建“一带、三区、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实现农业安全、绿色发展。
一带:城北生态农业带:都市农业一带、休闲农业基地聚集带。
三区:北部里下河农业片区、中部高区沙土农业片区、南部沿江农业片区。
多点:一批融山水、田园、产点业、乡愁于一体美丽宜居乡村试点。
农业空间格局
5.3营造空间特色,强化风貌管控5.1风貌定位水韵泰州:河湖风韵、水城气韵、创新姿韵。
5.2风貌管控里下河水乡田园风貌区:以里下河水网为生态基底,引导城镇与水体之间形成和谐共生的空间边界,塑造中小城镇相间分布的点状城乡聚落空间形态,形成团块状依水而居的景观格局。
水城盐运文化风貌区:保护好兴化西北湖荡湿地与垛田遗产,塑造垛田地区万岛耸立、干河纵横的独特地貌景观。保护和利用好老通扬运河、凤城河等水文化遗产,实施差异化保护和管控措施,保护展示水文化景观,合理设置城市开敞空间,加强滨水地区周边城市设计。保护“双水绕城”的水城格局,引导蓝绿空间向城市空间渗透,形成水韵诗画,绿色宜居的风貌区。
沿江圩田景观风貌区:以长江和密布水网、森林、田园等生态环境为底,塑造展现大江风光,凸显江城一体的风貌。加强滨江城镇风貌特色引导,强化城镇组团内部与长江岸线开敞空间的渗透结合,拓展亲水空间。保护村庄沿路河坐北朝南带状分布肌理,延续沿江地区圩田风光。
风貌区图
6.文化传承,彰显古今辉映魅力6.1历史文化聚落保护古遗址、城址保护:保护市域范围内蒋庄遗址、影山头遗址、南荡遗址、东古遗址、耿家垛遗址等史前古人类遗址、聚落遗址和遗迹,以及商周时期的天目山遗址、唐代的泰州城遗址等古代城址和遗址遗迹。进一步加强考古调查发掘,重点做好兴化市东部地区的考古发掘。
历史城区保护:整体保护泰州和兴化2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及其城址环境。泰州历史城区重点保护“水城一体、城水相依”的水乡风貌环境格局,加强历史文化环境的整体保护。兴化历史城区重点保护古城空间格局、城垣形制、河道水系、街巷格局、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各级历史文化遗存。
历史镇村保护:保护市域范围内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1个中国传统村落、34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包含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兴化市沙沟历史文化街区、溱潼镇绿树院—院士旧居历史文化街区、黄桥镇东片历史文化街区、黄桥镇西片历史文化街区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聚落保护
6.2古盐运河文化带保护严格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已划定保护范围的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城镇,沿用已有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尚未定级、尚未发掘完成及相关价值认定尚需进一步研究等原因未划定保护范围的文化遗产,应规范保护名录,加快推进保护界限的划定和预防性保护。
划定古盐运河保护范围:开展古盐运河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古盐运河和重要节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因地制宜划定边界。
全面保护盐运历史河道:分功能、分级保护盐运历史河道,构建以古盐运河为主线,凤城河、盐运相关历史河道、其他历史河道为支撑的保护体系。根据河道岸线的遗产分布、综合价值、保存状况、现状功能、未来改造要求,实施差异化保护和管控措施。
古运河
6.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保护范围:科学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包括兴化市千垛镇、沙沟镇、中堡镇、垛田街道,海陵区华港镇港口村、溪西村、溪东村,姜堰区淤溪镇周庄村、杨庄村。
保护要求;交通、能源、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选址,应当避让垛田重点保护区;确实难以避让的,应当选择最有利于保护垛田的建设方案和施工工艺。垛田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其布局、外观设计和色彩等应当与垛田风貌相协调。
传承利用:加强对垛田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弘扬中华农业文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多方面融合发展,打造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6.4泰州历史城区保护(1)整体格局保护:保护“水城一体、城水相依”的风貌城址风貌环境,形成“一环、两轴、一带、多片”的保护结构。
“一环”指环绕历史城区的凤城河环线,重点保护城河水体、沿岸历史人文景观及古树名木、绿化植被等。
“两轴”指海陵路、迎春路结构性主干路,重点保护十字相交的道路骨架和空间格局。
“一带”指五一路—府前街历史文化展示带,重点保护沿线文物保护单位和相连环境地段。
“多片”指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是历史城区内传统风貌和格局保存最为完整、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区域。
(2)历史街巷保护:结合街巷的历史价值与现状特色,根据历史特征、保存情况将历史街巷分为一类历史街巷、二类历史街巷、其他及新增街巷。
一类历史街巷:严格保护其历史名称,不得改变街巷的线型、宽度、尺度和地面标高,保持界面的连续性与贴线率。
二类历史街巷:保护其历史名称和走向,保持街巷原有线型、宽度、
尺度和地面标高,提高街巷的连续度与贴线率。
其他街巷、新增街巷:以交通梳理为主,保持现状空间尺度关系,并服从历史城区整体风貌保护的规定,力求保持和延续传统空间品质。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3)历史风貌保护
按照分区保护风貌、分级控制高度、严格保护视线和传统肌理的总体要求,对历史城区风貌进行全面保护。
分区保护历史风貌:按照传统风貌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和现代风貌控制区,控制新建建筑高度的体量和建筑风格。
分级控制建筑高度: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实行建筑高度分级分区控制措施,并且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相协调。
严格保护视线通廊:保护历史城区各传统地标、主要桥梁之间的视线通廊和景观。重点保护岳武穆祠—中山纪念塔等6条视线走廊。严格保护传统肌理:新建地块按照“窄路密网”的传统尺度划分,考虑传统肌理的模数关系,控制用地尺寸,用地形状。
历史风貌
7.以人为本,营造幸福宜居家园7.1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优化住房供给、布局、品质、分配结构,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7.2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市级:以发挥区域辐射职能、提供综合服务为目标,完善市级各类文化设施、综合体育设施、大型医疗设施、普通高级中学、职业中学、综合福利养老设施等。
区县级:补齐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形成海陵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姜堰区等三个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三个县城的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
社区生活圈级:建设城镇社区生活圈及乡村社区生活圈,保障基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建设健康安全、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民城市。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图
7.3更高品质的公园绿地结合组团和水系布局,遵循分级配置、均衡布局、丰富类型、突出特色、网络串联的原则,构建由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等组成公园体系。
7.4内涵集约的城市更新城中村、棚户区: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社区功能。位于历史文化资源附近的城中村、棚户区可结合历史资源保护及周边开发的需要,适当保留并采取功能转换模式进行改造,如改造为创意文化产业空间等。
老旧小区:重点改造2005年以前建成老旧小区,结合城市更新缓解老旧居住小区市政基础设施陈旧、部分公共服务配置不足的问题。完善旧区改造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综合改造,改善老旧小区环境、提升老旧小区整体功能、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存量工业用地:实施工业用地存量更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立足实体经济,通过产业更新、增容技改、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引导存量工业用地多途径盘活利用,优先用于新产业发展。
中心城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8.构建复合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轨道交通:强化高铁枢纽地位,规划北沿江高铁、淮安至泰州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提升枢纽地位。加密城际铁路网络,规划泰常城际铁路、靖江至江阴城际铁路,加强南北跨江联系。完善普铁基础支撑,在现状宁启铁路、新长铁路基础上,推进新长铁路扩能改造,提高普货铁路通行能力。
公路交通: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能力,规划宁盐-东兴高速、如常高速、阜溧高速、泰锡常高速、泰州东部高速、靖江江阴长江隧道北接线、江阴第三过江通道北接线。加密干线公路网,推进328国道改线,354省道、姜高公路、465省道、353省道、232省道、506省道北延兴化段、泰州东部干线兴化段等7条省道改扩建,新建506省道北延海陵段、436省道靖江段等16条国省干线。
泰州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港口水运:提升沿江港口通过能力规划过船作业区码头、七圩作业区码头、新港过船作业区码头、杨湾过船作业区码头,改扩建八圩作业区码头、永安作业区码头。提高内河港口服务水平规划建设城南作业区码头、渭水河米业码头、金桥焊材码头进一步优化内河港口布局。完善内河干线航道,规划提升兴东线为三级航道,形成“两横两纵”内河干线航道网布局。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