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国内学术界留下了三句引人深思的警言。
第一、在国内学术界,论资排辈的现象十分严重。年轻人即使成绩斐然,但想要发展,也会受到资历的限制。
第二、国内的学术环境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年轻人很难塌下心来进行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
第三、国内学术界的抄袭和造假现象比较严重。
提到这些问题的人是许晨阳,他是首位荣获科尔代数奖的中国学者。这也让人不禁思考,为何中国难以诞生顶级的数学家?
欧拉曾经提出,某些问题,如哥德巴赫猜想,他尝试过证明但未能成功。他坚定地认为,当时缺乏解决这一猜想的工具和理论。这反映了欧拉对自己数学领域的深厚自信。此外,他高产的学术成果也显示了他卓越的智力。随着各学科分支的不断细化,要取得原创性成果,必须对数学有深入的理解,并努力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而在中国,原创性的思考方式往往存在偏差,数学的创新似乎更像是拼接积木一样,首先确立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连接数学的不同脉络,通过严谨的符号进行证明和推导,最终形成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因此,建立数学大厦不仅需要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刻的理解力,还需要主动思考,持续丰富和完善个人的数学构建。
在中国,教育体系往往更侧重于知识的表层掌握,教材中充斥着大量公式而缺乏对知识内在联系的强调。从高中到大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盛行。相比之下,国外的许多公开课程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相互关联,力求让学生深刻领会数学等学科背后的概念。
虽然做题是必要的学习过程,但主动思考和形成个人见解更为重要。当询问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时,大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陈景润、华罗庚这样的古代人物。这反映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现代,中国似乎鲜有知名的数学大师出现?
众多人好奇,尽管中国孩子在数学上表现出色,为何中国未能孕育出顶尖数学家?这一疑问背后其实蕴含诸多误解。在欧美,数学佼佼者们同样表现卓越,他们的教育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的传授,更致力于激发学生对数学深层魅力的探索热情,这种内在动力驱使他们去发现数学之美。
相比之下,不少中国孩子可能只将目光局限于解题和考试成绩,忽略了数学探究的本质——不是盲目做题,尤其是他人设定的题目,而是要自主寻找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与问题,开创个人独特道路。
要突破这一局限,首先需摒弃功利心态,不应仅将数学视作晋升或名利的工具。在美国,众多青年科学家沉浸于研究的乐趣中,乐此不疲,并不急于追求院士头衔或高薪职位。对他们而言,学术成就本身就是最佳奖赏,解决复杂难题的过程充满意义,这需要如同唐僧取经般坚韧不拔的精神。
因此,精通数学不仅需要一定的天赋与浓厚兴趣,还需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付出,这是一场持久战,无兴趣支撑难以为继。同时,切莫迷信灵感突现能轻易解开历史难题的神话,真正的突破源自不懈探索与实践积累。
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的智力水平或许并不出众,因此鼓励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通过经济激励,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社会价值的动力。然而,对于数学家来说,金钱反而可能成为阻碍他们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障碍。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研究数学仅仅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而缺乏真正的热情,那么他很难成为真正的数学家,更不用说是解决世界级难题的顶尖数学家了。当然,社会也会给予这类人才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难以直接获得丰厚回报的职业之一。事实上,数学家们间接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例如,当一个普通人制造出一个价值100元的产品时,他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就是这100元;而一旦数学家解决了某个重要的数学问题,虽然其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能不明显,但它却能推动整个数学领域的发展进步,进而促进科技进步与生产力提升,这种影响是深远且难以用金钱衡量的。
那么为什么社会不向这些杰出科学家提供更多资助呢?其实是因为担心过度奖励会导致他们失去继续探索未知的热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展现出非凡才华的人来说,一旦接受了过多的物质奖励,就可能会陷入对安逸生活的迷恋中,不再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更高目标。
相比之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由于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不太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就,因此采取按劳分配原则更加公平合理。可以说,很多时候政府提供给科学家们的资金支持更像是在测试他们的意志力:真正达到顶尖水平的学者往往能够主动拒绝高额补贴。这些人非常清楚金钱的作用,但他们更希望保持自己专注于学术追求的决心。
反观我国当前的社会风气,无论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以便于将来找到好工作,还是坚持传统观念认为结婚生子是必须的,甚至是将“有钱能使鬼推磨”作为普遍真理来宣扬,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想要培养出世界级的数学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以《几何原本》这一经典为例,中国人接触其完整版的历史尚不足150年,而欧洲自文艺复兴起已广泛学习该书逾700年。即便在当今条件优越的时代背景下,能完整阅读《几何原本》全集的国人仍属凤毛麟角,估计占比不到千分之一。
反观西方,《几何原本》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足见其在欧美的普及程度。 鉴于此,那些比《几何原本》更为深奥、需以此为基础方能领悟的数学巨著,如《阿基米德全集》、《圆锥曲线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被国内读者涉足的情况更是寥寥无几。
这些尚且是在中国易于获取的名著;至于历史上声名显赫却尚未有中译本、难以在国内觅得的数学瑰宝,如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的《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则几乎无人问津,既无法购得实体书籍,也难寻相关学术资源。
若中国大地兴起一股研读《几何原本》、《阿基米德全集》、《圆锥曲线论》等伟大数学作品的热潮,那将标志着国人对数学的热爱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届时,中国诞生世界级数学家的日子亦将不再遥远,数学的春天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异彩。
各位对此如何看?
要想有激动人心的开创,必须有好的教材以及资料,这个些教材与资料,不仅让学者打下坚实基础,而且穿插着引导与启示,过去我们的缺点就是盲目的崇拜,其行为几十年了,却没有建立起真正好的教材,你们的学生没有主动性,只是靠导师灌输,而导师的水平就是一只笼子,导师的笼子有多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有多大,这怎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好战士,你没有子彈叫我他怎么打仗?我们不需要灌了沙子的子弹一大堆,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子弹。过去我们在留学上全力以赴,说明我们羡慕,这样的羡慕结果是人才像铜子扔了水一样,而另一羡幕却没有,就是外面的好的教材,书不要多,多了被废书烂书所包围浪费了生命,但好书振聩惑蒙,想天才必须有好书,好书就是好教材,好的精致资料库,就是一个个货真价实的教授教练,由着我随时摘牌,徜徉于巨人力量的托举中去摘那顶尖的皇冠。一个天才,就像蚕一样,不断地蜕皮,他已经脱离了小初高照本宣科的概念,他需要的是七成的借力三成的空爆,而我们居然还困扰在完全可以做到的七成借力却没有具备,然后在那边自怨自艾,我们没有那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