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那些事儿

想成为品酒师 2024-03-01 10:40:33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看到文章的标题,你可能会问,怎么出门两个字还得用引号?告诉你吧,这是怕你误会,其实,这里的“出门”是走亲访友的意思。

我的家乡把走亲访友叫做“出门”。不过,这个“出门”是有区别的,平时走亲访友那不叫“出门”,那叫走亲访友。走亲戚一年可以走很多次,访朋友一年也可以访很多次,但“出门”一年就只能有一次。

那时候不像现在,大年初一都可以“出门”,那时候,一般得初二送了年才能“出门”。每当正月初二送完了年,初三就开始走亲访友了,这时候走亲访友才叫“出门”。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出门”,那时候家里亲戚特别多。首先是父亲的姑姑家、姨家、舅舅家,也就是我的姑妈家、姨妈家、舅姥爷家;还有父亲的表兄、表弟家也就是我表大爷、表叔家;还有我的姑姑家、姨家、舅舅家。那时候兄弟姐妹特别多,通常还会有大姑二姑三姑……,大姨二姨三姨……,大舅二舅三舅等,最后还有我的姥姥家。这些都的去“出门”。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舅舅家和表大爷、表叔家还好说,一般都是一个村,走一家等于都走了。怎么这样说?就是多背几个包,到了目的地,每家走一走,坐一坐,说几句话,临走放下个包,再到另一家。计划在谁家吃饭就最后去谁家,去了问“一圈”好,然后主人就把你让到炕上,嗑着瓜子喝着茶水等着喝酒吃饭就行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最“麻烦”的就是姑家和姨家了,姑姑们和姨们在一个村还好说,像前面说的那样多拿几个包就行了。可哪有那么巧的事啊?不在一个村的,你就得挨家走。那时候,不兴下午“出门”,一天只能“出”一家,亲戚多的人家往往“出门”能出到正月底。所以说,那时候,“出门”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那时候,过了新年,父母就带着我们去姥姥家“出门”,给岳父岳母拜年对父亲来说那是必须的。父母一般就“出”姥姥家这一个“门”。因为别的时间就得在家里招待来我家“出门”的亲戚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开始因为小,父母不放心我一个人走山路,就让弟弟和我一起“出门”。因为弟弟虽然比我小两岁,包和篮子多的时候也能帮我分担一些,包和篮子少的时候也能给我做个伴。“出门”前先计划计划拿几个包,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稀罕”礼物,每个包里或篮子里就放上几个馒头,一扎粉条,两封饼干,然后根据亲戚关系的“远近”,关系“近”的还能给放上“两刀”带骨头的五花肉。

这样过了几年,弟弟也长大了些,父母就让我们分开,各自“出门”了,按现在的话说叫“单飞”。因为这样“效率高”,一般的在正月十五以前就能“完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那时候农村“噶亲”一般都是方圆十几里的范围的村,所以“出门”的目的地都不是很远,近的有两三里地,远的也就有十几里地。根据路程的远近及与亲友关系的远近亲疏,“出门”的人先是确定一个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再确定什么时间启程。因为去早了去晚了都不合适。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那时候没有大路,只有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纵横交错的羊肠小道。新年一过,羊肠小道上的“出门”的人们络绎不绝。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用两条腿走。只见人们三三两两,稀稀拉拉的走着。可能是美酒和大餐的诱惑力太大吧,“出门”的人一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走起路来步子迈得特别有力。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有肩上挑着包手里牵着孩子的,有背着篮子的,有背着挎包的,有胸前是篮子背后是挎包的,有胸前是篮子背后是挎包手里还提着个挎包的。有中年人,有青年人,还有像我这样的少年,还有抱着小孩的,还有牵着小孩的。大家都是东西南北庄的,遇到两碰头,有熟悉的,就互相打个招呼。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那年代还特别的冷,冬天雪大而且还下的勤,很少有冬天不下雪的年。因为走路的人太多,小路上被踩出一层绿油油的冰。还得注意脚下,走不好,轻则摔个趔趄,重则摔个七仰八叉。一旦摔倒,手里的篮子、肩上的挎包就会“飞”出去,里面的礼物尤其是馒头滚的到处都是,也顾不得身上疼,还得赶紧一个个把它们捡回来。说句好听的,这是一道奇异的风景,说句不好听的,真像过去那些逃荒的似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比逃荒的穿的“讲究”一点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那时候虽然背着大包小包走那么多山路很辛苦,但大家却很愿意“出门”。到了亲戚家,把大包小包挨家放下,就上炕嗑瓜子,等着吃饭。其实,亲戚家通常也不止你一个“客人”,还有先到的和后到的别的客人。基本上是亲戚扯亲戚,大家基本上每年见面,都比较熟悉了,也不用怎么客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天晌的时候,客人就到齐了,所有的客人团团围坐在炕上。那时候因为房子的“间口”小,炕也不大,也就是能坐五六个人吧,主人就站在“炕前”作陪。这时候,就开始上菜了。

一个梧桐木做的用红漆染过的长方形的带框的盘子,上面放着各种菜肴。因为那时候不像现在,现在不分季节,什么菜都有。那时候没有“反季节蔬菜”,冬天只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和香菜。所以盘子上的热菜大多是用白菜帮或白菜头或萝卜炒的鸡蛋、猪肉或猪下货,凉菜一般就是用蒜泥凉拌个香菜、胡萝卜。放到现在连平时也不见得爱吃,但这些都是那时候平时见也见不到的美味。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在盘子的正中央有一个煎鱼盘最亮眼,这个煎鱼那是有讲究的,就连我们这样的小孩都知道,这是我们“出门”父母给我们上的第一课。第一次“出门”,行前父母都嘱咐个再三,说那是“看鱼”,只能看,不能动。后来听说这个“看鱼”还有假的,就是用木头刻一个假鱼,用水把面粉调成浆糊,然后涂在假鱼外面放到锅里煎成金黄色。虽然不能吃,但却好看诱人,还能代表“年年有余”。这个“看鱼”还可以用若干次,直到“出门”的都来齐了,这个“看鱼”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虽然不能吃“鱼”,但可以吃别的菜。大人们都还拿捏着不好意思多吃,我们可不管这些,反正不喝酒,放开肚子,一会儿就“呛”饱了。这也就是我们愿意“出门”的主要原因,为的就是能够饱餐一顿“美食”。

下午两点多钟,小路上就陆陆续续的有人走了,那是离家比较远的“出门”的人们酒足饭饱以后就要启程回家了。客人走之前,主人就把挎包里或篮子里的礼物留下一点,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当然也不是只留不回,只留不回显得主人太贪心。比如留个馒头,你得回一封饼干,留一封饼干,你得回一个馒头,仅此而已,这也叫“回篮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如果是阴天,气温升不起来,那小路上的冰还是跟上午一样绿油油的,人们还得加着小心走。如果是艳阳高照的天,小路上的冰被太阳晒了几个小时以后,朝阳的地方的冰就基本上化没了,背阴的地方化的轻点,那冰就不是绿油油的“镜面”了,而是变成了白色的若干气泡或蜂窝状,走起来“噗通噗通”的响,路上也变得很泥泞,走起来也得加小心,否则很容易滑倒。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有些离家近的,又没有什么事,或者酒席散的晚的,就索性晚一点走。因为到了三四点钟以后,由于气温慢慢的降下来,泥泞的小路会渐渐的结冰而变得很硬,不但不像上午那样打滑,而且还变的比上午好走。

但凡酒席散的晚,就有喝高了的人,往往越是喝高了的人就越是不承认自己喝高了。主人害怕路上出事,就再三挽留。可这人喝得越高,往往脾气就越大,就越要走。主人没办法,离家比较近的,就出两个人把他扶着或架着或背着或抬着送回家。还有那种“喝醉了不认酒钱的”,你要送她,他就跟你急,主人实在拗不过,也就只能由他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这些喝高了还不让人送的,就趔趔趄趄的上路了。起初,意识还比较清醒,为了让主人觉得自己酒量大,好让主人看了放心,就“拿着劲”勉强走上一段路。等意识到自己已经脱离了主人的视线,这酒劲就渐渐上来了,意识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就会深一步浅一步的歪歪隆隆的走。仗着熟路,一般走不错,但此时已经不是“轻车”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走着走着,那酒就一个劲的往上涌,就找个路边蹲下,“翻江倒海”的大吐一通”,吐完了,站起来继续前行。也有吐完了站不起来的,站不起来就只能坐下,坐不住了就只能躺下,躺下就很容易睡着,睡着睡着天就黑了,睡着睡着就“睡过去了”。

那些年,每年因“出门”喝醉了酒冻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些人们“出门”走过的小路,要么硬化,要么拓宽再硬化,宛如连接各个乡村的一条条黑色的长龙。同时,陆陆续续的出现了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这些交通工具,在这些小路上不断的穿梭着,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徒步行走的人了。

结语

就这么几十年过去了,在我的家乡,“出门”的习俗一直没变。虽然没变,但“出门”的形式已经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一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离开人世,二是交通工具的不断升级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三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你想如果放到现在,一年十二个月拿出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出门”,那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在发生着变化。

现在人们每年还要“出门”,但年前把大多数亲戚朋友计算一下,列一个清单,开着车去超市,按照清单一份一份的买好,然后拿出半天的时间,“一溜烟”的就把大多数的“门”“出”完了。留下几个主要的,过了年三天二日就“完工”。并且这“门”还“出”的轻松、健康、安全、文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