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的定义是什么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 2024-11-19 18:26:36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这是资产确认的一个时间界限。例如,企业购买的设备是过去发生的购买行为产生的,这种过去的交易使得设备成为企业的资产。如果企业只是计划购买设备,还没有实际进行交易,就不能将该设备视为资产。再比如,企业已经完成销售商品的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就是资产;而如果只是签订了销售合同,但尚未发货,就不能确认应收账款这个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拥有:比较直观,如企业购买的土地、房产、机器设备等,企业对其拥有法定的所有权,这些资产的产权证书等文件可以证明企业的所有权。

控制:强调企业虽然可能没有所有权,但能够对资源施加实质性的支配权。例如,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在租赁期内,企业实际上控制了设备的使用。企业可以自主决定设备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等,并且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所以这种情况下,该设备也被视为企业的资产。

另一个例子是企业承包经营的资源,虽然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但在承包期内企业可以控制这些资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也符合资产的这一特征。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是资产的核心要素。经济利益可以是直接的现金流入,例如企业销售存货获得的销售收入,或者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出售时获得的差价收益。也可以是间接的经济利益,如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产品,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的售价或销量,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如果一项资源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确认为资产。例如,企业积压的已经过时且无法销售的存货,由于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需要对其进行减值处理,甚至可能不再符合资产的定义。

在会计核算中,资产的定义对于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和终止确认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初始确认:

企业在获取一项资源时,需要根据资产的定义判断是否可以将其确认为资产。例如,企业研发一项新技术,在研发过程中,研究阶段的支出通常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为未来是否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研究阶段的支出一般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如技术可行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等)时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

后续计量:

资产在后续的持有期间,需要根据其定义判断是否发生减值等情况。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如果客户出现财务困难,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就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对于固定资产,企业需要定期评估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要进行减值测试,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这也是基于资产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这一特性。

终止确认:

当资产不再符合资产的定义时,需要进行终止确认。例如,企业报废的固定资产,由于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需要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同时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当期损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又如,企业转让持有的金融资产,在转让后,企业不再拥有或控制该金融资产,且未来也不再预期从该金融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此时就需要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