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黃賓虹先生,國畫宗師也,常謂:中國繪畫,其精要處在乎積點成線、積點成面。此語道破丹青翰墨之中堅實基礎與深厚內涵。所謂“積點”,非徒輕描淡寫,乃寓勁力於微末,聚沙成塔,每一筆一劃皆有來歷,含蓄無盡之力。而“成線”、“成面”者,猶如江河匯流,山石累積,由點之疏密、深淺、枯潤,營造出萬物形態之變幻,體現畫家對自然造化之深刻洞察。
“錐畫沙”、“屋漏痕”二喻,則揭示了用筆之妙理。錐畫沙,取其緩進堅韌,雖入而難出,見筆勢沉著而不滑;屋漏痕,狀似雨滲牆壁,隨自然之勢流淌,呈現筆跡渾然天成,不事雕琢。二者均強調筆墨之澀勁與力度,彰顯書畫同源之精神。
追溯歷史,點皴之法自宋人始創,濕點為典型表現手法,通過豐富層次及渲染效果,達至氣韻生动。後世元四家、明四家、乃至清之四王、四僧等大家,無不深受此法熏陶,各展所長,將點皴演繹得淋漓盡致,形成各自獨特風格,蔚為畫壇盛觀。
黃賓虹先生於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他不僅繼承前賢遺風,且融會貫通,創新發展。其筆下山水,點皴繁密而富於變化,以千百重點構建萬千世界,既保留古樸厚重的傳統韻味,又富含現代審美之意趣。是以,“積點成線、積點成面”在黃賓虹筆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昇華,成為其藝術成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材質:70年代紅星棉夾+70年代上墨大好山水
尺寸:49*76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