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从轰轰烈烈到质疑频起,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历史爱好者祥子 2023-09-27 21:27:01

40多年过去了,曾经那场引领时代潮流的“包产到户”,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再次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

只不过,这个热议话题,并非多年来的溢美之词,而是频繁的质疑之声,“包产到户”,到底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动,还是逆历史潮流而行;到底是成功的政策,还是失败的政策;“包产到户”是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等,甚至就连有些农民都说自己“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果说,“包产到户”政策不好,为何当初能够得到广大农村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呢?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曾经那场轰轰烈烈的“包产到户”呢?

1978,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间低矮狭小的茅屋里拉开了“包产到户”的序幕。

▲18位小岗村村民就是在这间低矮狭小的茅屋里拉开了“包产到户”的序幕

同时,这18位农民,也用实际行动和结果告诉我们,“包产到户”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

因为,第二年小岗村就实现了大丰收,没用几年就摆脱了“要饭村”的帽子,交了公粮、还了贷款,还买上了摩托车。

虽说如此,但国家对于“包产到户”政策,还是持慎重态度的,并没有急于实施,而是通过多方考量“包产到户”实践后的优缺点后,直到1981年起草、1982年才下发了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也才明确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并针对农民怕变的担忧,宣布其“长期不变”的政策。

接着,从1982年到1986年间,中共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一再肯定包产到户“长期不变”的政策,并将体制改革推向农村的各个方面。

据统计,1983年全国农村已有98%的生产队实行“双包”生产责任制,1.2万多个人民公社解体。

到了2002年,中国人大还通过了《农地承包法》,确立了农户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法律地位。自此,“包产到户”政策真正成了一项“长期不变”的政策。

▲1980-2003年粮食和农业产值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包产到户”推行后,按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人均粮食产量,到1984年就达到了第一个历史高度:1320公斤;1998年,又再次创了一个历史新高:1456公斤。

从1980到1989年,人均农业产值(名义)增长147.3%,年均增长16.4%。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1.4,年均增长1.3%。

1979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同比上涨22%,随后多年稳定上涨,到1986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比1978年上涨77.6%,年均上涨11%。

可是,反观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却只上涨了45.5%,年均上涨不到2.3%(当然,这并不排除一些主客观的历史因素)。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包产到户”确确实实带给了农民好日子,带给了农民幸福感。

也因此,“包产到户”才一步步成为引领一个时代的好政策,并被不少学者称为,当时的“包产到户”,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人民公社陷入困境中的历史选择。

但是,在大家对“包产到户”赞歌不断的同时,却又忽略了另一组数据,或者说是不愿面对,也或者有其他不愿谈及的因素。

▲“包产到户”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表面看,“包产到户”几十年来的各项数据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实际上,从1984年的上升顶峰开始,之后多年来的粮食产量数据却是一路下滑的。例如:从1996年到2003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了17.9%,年均下降2.6%;就连农业总产值,也处于低速增长,甚至陷入停滞:这一时期农业总产值(名义)增长率为9.8%,年均增长率为1.4%。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分析后认为:“由耕作制度改革产生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只是一次性的、不连续的。”

也就是说,用改革“耕作制度”(包产到户)来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是一次性的,并不是长久连续性的。

或者说,“包产到户”本就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改革也是有“保持期”的和时代局限性的。

然而,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长期不变”的“包产到户”政策,却被曲解为“永久不变”。

想想当初“长期不变”的“独生子女”政策,不也在时代的发展下,有了不断的变化吗?

那么,“包产到户”究竟是不是已走到了穷途末路,是不是该变了?

2006年,根据凤凰周刊《“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终结“大包干”》一文的内容来看,拉开“包产到户”序幕的小岗村,经过29年改革后,村中的“巨大变化”大多都是由社会各界援建的,而非自身实力的体现,真正的大变化则是村民通过“包产到户”解决了吃饭问题,但是要解决村民的贫困问题,依旧还需要寻找其他路子。

或许,早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的那一天起,就已看到了“包产到户”的结局。

▲外出谋生的务工农民

纵观“包产到户”40多年来的发展,其最主要的一个历史使命就是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以及兑现我党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承诺,而“包产到户”只不过是恢复了新中国1953年“从集体化生产向小农经济的回归”,相当于历史绕了一个大圈子,似乎又回到了原来“土改”时“耕者有其田”的起点状态。

再观40多年来“包产到户”成绩背后的问题:

并没让农业真正发展起来,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居然还落后于“包产到户”前;农民群体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仍然需要依靠外出务工,才能勉强让家里人好过一些;农民种粮的积极大受挫折,荒地现象并不鲜见;导致快速的两级分化(毛泽东说:“单干势必引起两极分化。两年都不要,一年多就会出现阶级分化……);农民天然的抗风险能力弱,竞争力不足;因青中年人外出务工而引发的“空巢老人”、子女教育和子女安全等问题;农民对集体的归属感,更是与“包产到户”前的状态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一个个问题的积累下,“包产到户”也就自然遭到了颇多质疑。

其实,任何一项改革,任何一项制度,都只能代表一段历史时期的使命,而不能当成“永恒不变”的真理,甚至死理。一切还是要站在“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的立场,去寻求“包产到户”的突围之路,未来之路。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