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们常常听人说,学到了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
知道不等于做到,能力还是得实践,知识是死的,用了才是活的。
知道不等于了解,了解不等于会做,会做不等于做到位。
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才是真正的得到。
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知道固然重要,但做到为王,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
本文摘自稻盛先生著作《活法》《京瓷哲学》《心与活法》《思维方式》中对“如何知行合一”的解读,汇编成文分享给大家:
一、“知”未必等于“会”
“体验重于知识”,这一条也是人生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说,“知”未必等于“会”。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知”就“会”了。
凡事都需要知识加上经验才能“会”,在这之前不过是“知”而已。
进入信息社会,进入偏重知识的时代,认为“只要知道就自然会了”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看法大错特错。
“会”和“知”中间有一条鸿沟,只有靠现场的经验才能填补。
公司诞生不久,我去参加一个经营研讨会。讲师中有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大名,我很想听一听这位著名企业家的高见。
研讨会借用某温泉旅馆,三天两夜,参会费达数万日元,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无论如何想见见本田先生,听听他的讲话,于是不顾周围的反对去参加了。
当天,参会者进入温泉,换好浴衣,在一个大房间坐下,等候本田先生到来。
不一会儿,本田先生露面了,他从滨松工厂直接赶来,穿着油渍斑斑的工作服,一开口,就给了众人一个下马威:
“各位,你们究竟是干什么来的?据说是来学企业经营的。如果有这闲工夫,不如赶快回公司干活去。泡泡温泉,吃吃喝喝,哪能学什么经营。
我就是证据,我没向任何人学过经营,我这样的人不也能经营企业吗?所以,你们该做的事只有一件,立刻回公司上班去!”
本田用他那爽朗的声音把大家训斥一通,临了又挖苦道: “花这么高的参加费用,这样的傻瓜哪里去找?”
众人默不作声,因为本田讲得太对了! 看到本田这光景,我更加为他的魅力所倾倒:“好吧!我也快快回公司干活去。”
本田教给我们的是:在榻榻米上练游泳未免太傻。榻榻米上学不会游泳,倒不如即刻跳入水中,用手用脚划一阵子再说。
不在现场挥汗,哪能学到什么经营——本田自己就是榜样。
成就伟大事业的智慧只能从经验的积累中才能获得。只有亲身参与的体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二、只有通过亲身体验,
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知道”和“做到”完全是两回事。
从测算陶瓷烧制收缩率的例子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根据文献上的知识,在相同的条件下烧结,实际结果却每次都不一样。
就是说,书本上的知识和理论,和实际发生的现象并不相同。只要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这个道理对于销售部门也好,管理部门也好,完全适用。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把知识和理论用好用活。
不管是向别人学到的知识,还是从书上习得的知识,都没有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重要。
这便是“实践重于知识”的含义。
下面,我以“研究”为例,详细说明这个道理。
比如,把多种制陶原料按某种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成型后放入高温炉中烧制。
使用的原料也好,混合的比例也好,成型的方式和烧制的温度也好,明明都是完全按照书本或文献上所写的内容操作的,可却无法得到理想的成品。
究其原因,涉及诸多方面。
首先,在混合粉末状原料时,根据混合程度的不同,最终的成品也会不同。
如果是混合气体,一旦混合到气体分子大小的程度,就算混合均匀了;如果是混合液体,一旦混合到液体分子大小的程度,就算混合均匀了。
但固体则不同,其不存在所谓“绝对均匀”的混合状态。书本或文献中往往只会写“把这些成分以某比例混合”,而不会注明“混合至何种程度”。
在成型时,需要通过加压来使粉末固化,而其密度(即粉末的压缩程度)将会影响到成品的性质。
对于该流程,书上也往往只会写“使之成型”,而不会注明“成型时应该施加多大的压力”。
在混合粉末和加压成型时,如果只会单纯地参照书上的说明,就无法制造出理想的成品。
烧制亦是如此,虽然书上写有烧制温度,但如果把陶坯突然放到已升至指定温度的炉中,它就会崩裂破碎。
烧制的初始温度不能高,要从低到高,渐渐升温。
但“隔多久升一次温”“每次升温几度”等细节,又是书上没有的。只能自己思考,凭经验操作。
不管是谁,只要在学校受过相关高等教育,通晓书本知识,对于制陶技术,自然就能道出个一二:
“制造这种陶瓷产品,需要混合这些原料成分,在成型后,以这样的温度烧制。”
但这只是“知”,而非“会”。
企业家在涉足并非自身专业的新领域时,往往会想到雇用专家。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必须辨别专家所说的话究竟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
还是以制陶为例,如果一个人只具备理论知识,从未亲手制作过陶瓷产品,那么他就不可能研发出实用的陶瓷制品。
切忌把“知”与“会”混淆。
市场营销亦是如此。在大学学过市场营销的人,一谈到如今的销售流通业,就对我滔滔不绝起来:“社长,只要这么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听者的我,由于没怎么学过市场营销,所以还有点佩服:“哦,原来如此。”
于是我对他说:“那么这件事就由你去做吧。”可他不要说推销,连向客户鞠躬打招呼的礼仪都不懂。这样的人,即便去推销,也推销不出产品。
如今的人往往偏重于理论学习,把知识装了满满一脑袋后,就产生了一种“知道就等于会做”的错觉。
对于这样的人,需要使其通过实践来检验学到的理论知识。
“既然你说这么做能把产品推销出去,那么就用实践来证明给我看吧。”通过这种方法,使其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经验。
如果一个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正可谓是“如虎添翼”。
企业家在聘请经营顾问时,也可以运用这个原理。首先要考察对方是否有“实战”业绩,如果只会纸上谈兵,则毫无价值。
在场的各位企业家都是亲身实践、一路打拼过来的,比那些所谓的“理论领域专家”要了不起得多。
如果还花钱去请那些只会摆弄理论、夸夸其谈的顾问来指导自己,那不成了最大的傻瓜吗?
既然要向人请教,就要找有“实战”业绩的人。那些巧舌如簧、眼高手低之人是不可信的。
只有经验丰富之人所讲的道理,才值得听取和学习。
三、知行合一的路径:
知识→见识→胆识
安冈正笃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知识”“见识”和“胆识”,在此我也想讲一讲。
知晓了各种事情,就把“知识”拿出来炫耀,这是评论家做的事。他们阅读大量文献,博学且拥有丰富的知识。
但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对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你只是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而已。
同时,如果说“那个人有见识”,则不仅指拥有知识。而是指在广泛学习后,在拥有知识的基础上,还通过领会知识,拥有了“非这样做不可”的信念。
不仅拥有知识,而且知识升华到“非这样做不可”的信念时,就成了见识。
通过自己的所知,能强烈认识到“非这样做不可”,像这样将知识升华为一种信念这就叫“见识”。
但有了见识还不够,任何事情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只有“非这样做不可”的信念而不付诸实践仍然没有意义。
在实践时,需要无论如何必须向前推进的坚强意志和勇气,也就是需要有胆力,或称之为“胆识”。
就是说,将知识升华为见识,再将见识升华为胆识,才能果断地付诸实践。
特别是,我们是经营企业的,只是学识渊博毫无意义。
同时,即便拥有“非这样做不可”的信念,如果不能实践也没有意义。我们经营者必须把升华了的胆识,付诸实践。
四、对于任何行业,“现场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如果没有亲自动手做过,就根本谈不上是真正的“会做”。
物品制造的原点在生产现场;销售的原点是同客户接触。
出现问题时,首先需要回到现场。脱离现场,在办公桌旁煞费苦心,空谈理论,绝对解决不了问题。
人们常说,“现场是座宝山”,现场蕴含着第一手信息,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经常去现场,不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而且可以获得意外的启示,借此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得到新的客户订单。
现场主义不仅适合于生产和销售部门,而且适用于一切部门。
在招聘员工时,不少企业青睐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通过在大学的各方面学习,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因此,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年轻且优秀的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不要说应届毕业生了,哪怕是从其他公司中途离职的,只要他们具有优秀的技术水平,就会欣然接纳,并且在工作中尊重他们的意见。
而他们也因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而干劲十足,于是埋头努力工作。
我也一样,通过努力学习,在大学期间掌握了化学合成领域的理论知识。
然而,像我这种“学院派”的技术人员,往往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知道方式方法,就能轻而易举地成功”。
可一旦付诸实践,却发现困难重重。其原因是没有明确认识到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别。
理论推断“能够成功”的事,实际操作起来,却比想象中要难得多。
“知道”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做”。同理,如果对现场不了解,那么原本能够做成的事情也会失败。
只有把习得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才有资格说“能做”。
我之所以一直呼吁企业家们有时要深入基层、与现场的员工一起工作,正是由于切实体会到了现场的重要性。
必须要关注、重视现场。不管对于制造业,销售流通业,还是其他各行各业,这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以前,在与日本知名律师中坊公平先生会面时,我曾经问他:“您作为律师,可谓能力超群、成就斐然。请问有什么秘诀吗?”
对此,中坊先生的回答是现场主义。
我原以为律师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椅上审读资料、思考对策,但他的一番话却让我醍醐灌顶:
我一直向现场寻求所有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关键线索必然在现场。这让我再次认识到,现场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
我希望大家也以现场主义为方针,不要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理解,而要在实地了解现场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如果没有亲自动手做过,就根本谈不上是真正的“会做”。
五、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哲学血肉化
我之所以不断强调哲学思想,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但倘若仅仅把其看成一种“认知型”的知识,则还远远不够,必须伴随着实际行动,要把习得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
换言之,必须彻底理解和吸收这样的思维方式,达到“在任何场合都能灵活运用”的境界。
反之,如果只是在脑中“知道”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则与无知无甚区别。
如果不能把它融入自己的血肉、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及每天的业务活动中灵活运用的话,就完全无法体现其价值。
正因如此,一有机会,我就会反复强调这点。
有的人在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虽然稻盛先生每次说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每次聆听,都有全新感受”。
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这样的:“啊?这内容上次听过,我已经明白了。”
实际上,这些人只是停留在“认知”的理解层面,却没有用心把我讲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
如果不能把我讲的内容融入自己的血肉、升华为自己的思想、理念和哲学的话,就还不能称之为“自己的思维方式”。
“即便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也仍然能遵循思维方式行动”,只有到达这样的境界,才算是拥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反复琢磨和消化我的哲学思想,并努力使其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
六、只有知行合一才能保持高尚的人格
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优秀哲学,就是经过了历史风雨的考验、由人类长期传承下来的“圣贤的教诲”。
它告诉我们“人本来应该是怎样的”,告诉我们“人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就是正确的为人之道。这种哲学具备感化人心的力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道和实行是两回事”。比如,对于基督的教诲、释迦牟尼的教诲、希腊哲学、孔孟之道,我想大家可能都学了一些,作为知识大家也都理解。
但是,对于这些圣贤的教诲,如果仅仅作为知识掌握,并没有什么价值。必须用这些教诲来告诫和勉励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
作为领导者需要反复学习这种体现正确的为人之道的哲学,不仅用理性去理解它的意思,而且要不懈努力,将哲学渗入自己的理性之中,从内心真正接受、认同。
这样做,就能弥补自己性格中原有的缺陷,校正扭曲的部分,塑造自己新的人格。
就是说,要反复学习优秀的哲学,使之成为自己的血肉,这样才能提高并维持自己的人格。
一般的人,对如何正确做人的哲学,学过一次就觉得足够了,他们不愿意反复学习。
但是,运动员只有天天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自己的体能。心灵的修炼也一样,一旦懈怠,很快就会回到原点。
因此,必须持续努力,将描述“人应有的姿态”的优秀的哲学不断注入自己的理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水准。
为此,时时回顾自己的言行,日日反省自我,这一条也很重要。
学过的正确的为人之道,在行动上有没有违反,要严肃自问,天天反省。这样做就能够维持自己高尚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