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寒冬将至?拉尼娜卷土重来,2024年或成史上最冷冬天?

从菡爱八卦 2024-10-24 15:56:5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最近,拉尼娜又开始在朋友圈里刷屏了。

有人说,拉尼娜回归,这个冬天要被冻哭了;也有人说,拉尼娜年年都来,也没见冬天冷到哪里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相到底是什么?拉尼娜究竟是“冷冬制造机”,还是被过度解读的“背锅侠”?

从“冷水池”到全球气候的蝴蝶效应

要想知道拉尼娜究竟有多大能耐,首先得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科普中国:拉尼娜又要来了!又又又是一年“最冷冬天”?

说白了,拉尼娜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这片海域,突然像开了“空调”一样,海水温度异常偏冷。

而且这种“偏冷”可不是一两天的事,至少也要持续五个月以上,才能算得上是拉尼娜事件。

至于为什么会变冷,说起来也简单:都是风惹的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太平洋上空的信风(也就是偏东风)突然“打了鸡血”变得异常强劲,就会把温暖的海水从东太平洋一路推向西太平洋。

这下可好,东太平洋就像被“掏空”了一样,底层冰冷的海水趁机翻涌上来,填补空缺,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冷水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冷水池”可不是什么善茬,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气候的“蝴蝶效应”。

具体来说,拉尼娜会导致:

降雨“大挪移”:本来应该下雨的地方,可能会滴雨未下,而另一些地方则可能遭遇洪涝灾害。

拉尼娜期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美洲等地往往雨水不断,而美国南部、非洲赤道地区、印度等地则可能陷入干旱。

气温“冰火两重天”:有些地方可能会经历异常的低温,而另一些地方则可能出现高温热浪。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飓风“更疯狂”:拉尼娜会为大西洋飓风提供“能量补给”,使其更加强劲,破坏力更大。

总而言之,拉尼娜就像是一位脾气古怪的“气候操盘手”,它的到来,往往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波动。

中国:拉尼娜的“特别关注对象”

对中国来说,拉尼娜可不是什么陌生的“客人”。

央视新闻:厄尔尼诺出现结束迹象 拉尼娜或将“回归”

每当拉尼娜“光临”,中国的气候就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冬天,总是格外引人关注。

历史上,拉尼娜带来的影响可谓是“刻骨铭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8年初:南方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多地出现电力中断、交通瘫痪,损失惨重。

2021年冬季:华北多地气温跌破历史极值,内蒙古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风雪,超过11.8亿人口受到影响。

那么,今年冬天,拉尼娜会再次给中国带来一个“超级冷冬”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拉尼娜=冷冬?别急着下结论!

一提到拉尼娜,很多人就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冷冬”。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的确,从历史数据来看,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年份,中国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确实更高。

但问题是,概率高并不等于一定会发生,就像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但你连续抛十次,也不一定每次都是正面朝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因素很复杂,除了拉尼娜,还有很多其他“玩家”也在暗中“发力”。

东亚冬季风:这位“冷空气搬运工”如果“营业”积极,那冬天想不冷都难。

北极海冰:海冰面积的变化会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到冬季气温。

欧亚积雪:积雪面积的大小和位置也会对冬季气温产生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拉尼娜只是影响中国冬季气温的众多因素之一,它就像是一个“变量”,而不是“决定因素”。

即使今年拉尼娜真的“卷土重来”,也不一定就会带来一个“超级冷冬”,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其他“玩家”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测拉尼娜:比算命还难?

既然拉尼娜的影响如此之大,那能不能提前预测它的“行踪”,好早做准备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学家们当然也想“未卜先知”,但预测拉尼娜,还真比算命还难!

这就好比预测熊孩子什么时候会“发脾气”,你也许能根据他以往的“作妖”规律,大致推断出一个时间范围,但具体哪天、因为什么事情“爆发”,就真的很难说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拉尼娜也是一样,它本质上是海洋-大气系统“玩脱了”的结果,而这个系统又超级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预测结果出现偏差。

目前,科学家们主要依靠各种动力学模型和统计模型来预测拉尼娜,但预测的准确率,emmm...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对于那些“任性”的多年期拉尼娜事件,更是“算不准、猜不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不靠谱的预测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提高应对能力上,毕竟,天有不测风云,居安思危才是正道。

多年期拉尼娜:气候“玩大了”

说到多年期拉尼娜,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和“普通”拉尼娜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单来说,“普通”拉尼娜就像是一场“短期恋爱”,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也就持续一年左右。

而多年期拉尼娜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可以连续“霸屏”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别看只是时间长短的区别,带来的影响可是天差地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普通”拉尼娜的影响相对短暂,而且很多时候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

但多年期拉尼娜就不一样了,它就像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其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叠加,最终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大幅增加,带来更加严重的灾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可怕的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多年期拉尼娜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要面对更加频繁和极端的“气候大戏”。

拉尼娜:全球变暖的“帮凶”?

说到全球变暖,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全球变暖不是应该越来越热吗?怎么拉尼娜还会让冬天更冷?

这就要从全球变暖的“本质”说起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球变暖并不是说地球上每个地方的温度都会均匀上升,而是指地球系统的平均温度在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的气候系统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就像一辆“超载”的卡车,更容易发生侧翻事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拉尼娜的出现,就好比在这辆“超载”的卡车上又加了一脚油门,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系统的失衡,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和剧烈。

换句话说,拉尼娜本身并不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是全球变暖的“帮凶”,它放大了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风险,让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地球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未来:我们能做什么?

拉尼娜的“来龙去脉”已经大致清晰了,但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更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气候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从自身做起,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一份力量:

减少碳足迹: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支持绿色发展:选择环保产品,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相关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一个人的事,而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信息来源:

科普中国:拉尼娜又要来了!又又又是一年“最冷冬天”?

央视新闻:厄尔尼诺出现结束迹象 拉尼娜或将“回归”

4 阅读:4403
评论列表
  • 2024-10-26 08:03

    每年准备到冬天这种话题就出来了,就是自造恐慌,让人忐忑过日子,等到了春天,又说60年一遇的最热夏天又来了。

  • 2024-10-25 22:44

    别扯淡了,连第二天的天气都预测不准,还有脸预测别的

  • 2024-10-26 15:17

    小编写到最后的解决办法,居然是碳排放!又是西方国家鼓吹的一套。是不是又要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真是无语了。

  • 2024-10-24 22:54

    是吗?

  • 2024-10-24 23:56

    都认为拉尼娜会出现在夏天。结果只会出现在冬天。平均温度17度。冬天越冷夏天越热。明年夏天又是热的要人命啊

  • 2024-10-26 17:24

    卖羽绒服99两件

  • 2024-10-28 05:36

    3天内的预报准确率是多少都是个问题,为了骗点流量每年不是寒冬就是暖冬,有意思吗

  • 2024-10-25 21:19

    年年说冷冬,可是年年羽绒服都没机会上身[得瑟]

  • 2024-10-25 12:40

    说了半天跟二氧化碳可能没关系

  • WEI
    2024-10-25 11:38

    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