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委:推动各安全生产单位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视觉中国图
近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推动各安全生产单位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促进企业自觉主动、动态性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纠。
各安全生产单位从业人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从业人员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如安全设备的制造、使用、报废等,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作业场所未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或许可,作业场所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以及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意见》指出,要推动企业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奖励,鼓励从业人员在报告事故隐患的同时,也提出整改的合理化建议。
《意见》总体要求,至2025年6月底,煤矿、非煤矿山、油气开采、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等1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2025年底,其他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也建立上述机制。
变外部监督为内部自纠2024年8月20日,应急管理部调查统计司司长李豪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意见》是基于地方和企业的实践探索而来。实践发现,发动员工开展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可以实现对事故隐患从发现报告到核查消除、奖励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李豪文表示,今年1-7月份,全国受理安全生产举报件27.5万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举报件绝大部分是来自社会面的群众举报,而来自企业员工的举报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了企业员工举报本企业的问题隐患的意愿不强,效果不理想。”
而企业员工报告,可以调动员工辨识本单位隐患问题的积极性。李豪文认为,报告立足于企业内部,报告内容、处置方式、奖励办法都是公开的,被企业内部知晓;而举报是“暗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被举报单位、被举报人并不知晓。
“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员工也说了实在话,说如果我们举报了,担心在企业里不好过。报告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鼓励员工报告且还要给员工奖励、荣誉,那么,员工的顾虑和担心就不存在了。”李豪文说。
报告是主动的,员工主动发现、主动报告,企业主动处置。举报是被动的,举报人举报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的时候,该单位和相关人员相对被动,整个过程是被督促、被整改,甚至被处罚。
李豪文介绍,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被举报,因为可能面临执法处罚。但建立上述机制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打内部问题内部解决,内部矛盾内部化解,整个过程都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既避免了监管执法部门处罚,又保证了企业的安全。”
他还表示,员工报告是“内循环”,从发现报告,到自查自纠,走企业内部流程,简单快捷;举报是“外循环”,政府部门、监管部门接到举报案件后,要进行分析、转办、组织核查,整个流程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安全监管人员再多,也做不到每天24小时蹲在企业、盯在现场,看住每一个岗位的人员;而员工每时每刻都工作在自己的岗位,按照这一机制,能够对隐患问题做到即发现即报告即处理。如果这项机制建立实施好了,安全监管的盲区也会大幅度地减少。”李豪文说。
2024年8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南方周末记者 吴小飞 摄
奖励资金从何而来《意见》指出,推动企业对从业人员报告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奖励,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鼓励“小隐患小奖励,大隐患大奖励”,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等突出问题的予以重奖。
“在我们企业看来,与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比起来,事故隐患报告的奖励资金是一笔小钱。”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简称中石化济南)总经理徐文广说。他认为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是十分必要也十分划算的,及时排除这个小隐患可能就能避免一场大事故,会算“安全账”的企业才能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徐文广介绍,自2011年起,中石化济南就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逐渐提高了员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及控制风险的能力。“2021年至今,公司各单位共计发现并上报事故隐患642起,其中避免直接事故62起。”
“近几年,每年的奖励资金不超过10万元,数目不大,但作用不小,不会给企业增加负担。”徐文广说,中石化济南目前的隐患报告奖励资金主要是使用人工成本中的职工薪酬,随奖金发放,这也体现了绩效向有贡献的员工倾斜的激励导向。
对于物质奖励的资金,《意见》明确,企业也可以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落实从业人员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为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安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政策层面对该笔费用支出进行全额税前扣除。
在报告的具体执行层面,《意见》指出,企业要明确受理从业人员报告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人员,灵活采用微信小程序、电话、电子邮箱等受理方式,并且要在显著位置向全员公示,简化报告程序、畅通报告渠道,让从业人员真正清楚“向谁报告、怎样报告”。
从业人员如何获知后续处置情况?“对于从业人员报告的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要及时与报告人员沟通、商研并组织核查,核查属实的要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要建立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切实做到责任人、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的落实,严防事故发生。”应急管理部调度中心副主任李刚表示。
李豪文表示,各职能部门将把这个机制纳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巡查考核当中,也会优化执法部门的监管方式。“比如企业内部报告了问题隐患,监管执法部门下去检查也发现了,这种情况下按照规定不予处罚,并且要视企业情况组织专业力量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南方周末记者 吴小飞
责编 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