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女孩,不用读书,就应该到了14岁赶紧还彩礼,给家里减轻负担。”
大山深处根深蒂固的思想,让这些女孩天生就背负枷锁,无处逃脱。
看着昔日的学生怀着四胎,衣衫褴褛的佝偻着身子喂猪,张桂梅的眼泪眨眼就下来了。
她将2000多名女学生送出了这座深山,成了十万大山中的一束光。
而当这个伟岸的形象被搬上荧幕之后,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同为饰演者的宋佳和海清,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面容沧桑,身形微微佝偻,永远都是干脆利落的齐耳短发,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形象,成了云南贫困山区女孩的希望。
为了在这座山区中创建华坪女高,张桂梅到处发传单,拉资源,这些年来,她凭借一己之力,将2000多名怀揣梦想的山区女孩托举出大山,逃离了那个女性被生育、贫困和家庭束缚的大山。
张桂梅的名字从来没有消失,而近期热播的影视剧《山花烂漫时》,却再次将这个名字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故事的开头,宋佳饰演的张桂梅俯身在一户贫困的农家前,忧虑地向里面张望着。
仅仅是一个表情,宋佳就将张桂梅的神态、气质拿捏得当了,仿佛真的在记录张桂梅老师的生活一般。
看到学生谷雨在家中干农活,宋佳细腻的表情变化,将她的愤怒、忧虑甚至是不解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万块钱就打算把自己卖了?”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中,也让不少观众直呼,这和张桂梅简直一模一样。
宋佳精湛的演艺,让不少观众看得过瘾的同时,也让不少人重新认识到了张桂梅老师当年创建华坪女高的艰难。
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滴眼泪都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宋佳的眼神中,有坚韧、有无私,她拉着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时,仿佛拽住了女孩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张桂梅老师曾说过,她曾经有一个学生,马上要参加高考,自己特意在市里面给她们补课,结果学生的妈妈竟然把上初二的弟弟送了过来。
她不解,生气地问道:“你姑娘高三了,马上要高考了,你不让她补课,把弟弟送过来?”
这位穿着朴素的母亲却笑着说:“他是儿子。”
所以真正的张桂梅老师,面对的从来不是顽劣的家长,而是陈旧的观念。
没有坚韧的精神内核,她即便创办了华坪女高,也很难支撑着学校走到今天。
张桂梅老师也曾说过:“无论再难,我办这个女高都是对的,我就把命搭上,我都应该的。”
而宋佳在表演时,面对学生家长、工作人员坚定地问出:“你们当《婚姻法》是摆样的,还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空气?你们乡政府到底管不管?”
简单的一段,就将张桂梅的形象立住了,而她的出演,也赢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相比于宋佳出演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另一位出演张桂梅老师的演员海清,得到的好评就没有那么多了。
去年,以张桂梅老师为主角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院线上映,当时热度极高,风头无两。
虽然两位都是怀揣着对张桂梅老师崇高的敬意出演的,但是海清的表演,显然要逊色了几分。
她同样极力还原张桂梅老师的形象,无论是发型,还是面部的皱纹,瘦小的身形,将她衬托的更加憔悴。
可也正是这瘦小的个头,让海清在坚韧的精神上,略逊一筹。
电影的剧情较为短小,也更加精悍,可以看出海清确实想要在短暂的时长内,尽力还原张桂梅老师的神态,精神面貌。
但有时候越是用力,就越容易适得其反,海清过于夸张的表情,时刻写着表演二字,反而让人更加难以入戏。
张桂梅的性格是乐观的,精神是坚韧的,为了学生,她的脾气是外放的,可唯独感情,是细腻的。
过分借助肢体、表情来表达感情,反而失去了张桂梅老师原有的面貌,引得更多人反感。
再加上电影播出之时,因为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改动,比如一位酗酒母亲不让孩子上学,但实际上,原型家庭中酗酒的却是父亲,比如山区中的女孩不想上学,就逃学、吃喝玩乐。
最重要的是,电影抹消了张桂梅老师的信仰,将她创办女高的初衷,改成了是因为丈夫的离世后,她没有了信仰和寄托,才来创建学校的。
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恰好说明了,导演和制作方因为长时间生活在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中,缺少对山区女性处境真正的认知,才会改编成这样四不像的样子。
先不说酗酒和吃喝玩乐是否实际,山区中的女性,不是在喂猪、割草、干农活的路上,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
贫穷让她们无法出门半步,哪儿来的钱买酒?如果没有张桂梅老师,女孩们上学本就是奢望,又哪里有逃学的资本?
电影上映后的一水差评,让不少人对海清的演出带有有色眼镜,由于她之前国民媳妇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导致不少人看的时候有些出戏,纷纷给她也打上了一个差评。
但平心而论,海清作为娱乐圈中的前辈,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和之前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也让不少人对海清有了不同的认知。
无论是《我本是高山》,还是《山花烂漫时》,其本意都是为了宣传张桂梅老师坚韧不屈的精神,无论是宋佳还是海清,他们都用自己的表演方式,诠释了自己认知中的张桂梅老师。
如今,现实中的张桂梅老师仍旧活跃在工作岗位上,省吃俭用,用微薄的力量,将山区的女孩送出吃人的大山。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间,藐视卑微的懦夫。
华坪女高的校训影响了一代代的山区女孩子,相信即便是未来,这样的精神,也足以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