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今天要为您解读的宝贝是银錾刻团花纹长方委角盒。
【文物描述】
银錾刻团花纹长方委角盒,又名:银錾花皮球纹长方盒,为清代文物,高4.3厘米,长18.6厘米,宽9.1厘米。盒子外形为圆角的长方体,四角往内收,有点像现代的饭盒。在委角盒外观上,有錾刻皮球纹覆满盖身,并以连续回纹装饰盖面四边。盒内有配套银箅子,以蝙蝠衔钱纹为箅格。因此,推测此盒为加热蒸熟食物之用。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历史价值】
银錾花皮球纹长方盒,以“皮球纹”而著名。一般来说,皮球花纹以多个大小不一、花色不同的团花,似有规则似无规则地排列构成图案,宛如跳动的花皮球,故而得名。团花纹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较为常见,制作手法多为模印。明、清两代团花纹再度盛行,且内涵远比隋唐时期要丰富。在盒内则以蝙蝠衔钱纹为装饰,蝙蝠是古代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瑞兽纹饰。“蝙蝠”,在汉字中谐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纳吉之意。
此器以錾刻来塑造花纹,而“錾”是古代金属加工工艺之一。主要以锤敲打凿子,使凿子在器物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有的凿子头部带有凹凸的图案,经捶打,图案会直接印在器物上,若是用这种方法锤炼出的器物,远观便觉华丽。
【文物小故事】
“蒸”作为烹制美味食物的方法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6000年新石器时代。不过,当时的人类是利用炊具——甑,搭配陶罐、陶盖配套使用来蒸煮食物。甑的底部有小孔,利用火烧水产生的蒸汽能加工食物,原理和蒸笼、笼屉相类似。
我们明天
不见不散
更多高清大图
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