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主義之精髓,在於「無所為而為」。世間萬般作為,若心存他圖,以一事為媒,另一事為目的,則其行未免失真,難顯純粹之趣。譬如學者若僅慕功名,不以求知為悅,則皆有所為,非真趣所在也。
人生若寄,貴乎趣味。首當其衝,「無所為」三字,實乃超脫塵俗之鑰。行事但憑心之所向,不拘於外物之羈絆,不為名繮利鎖所困,此乃生活之大境也。無所為,非不作為,乃無刻意之求,隨心而動,率性而為,方能享純粹之歡愉。
繼之以「堅持不懈」,凡趣味之事,必經時日之磨礪,始能窺其堂奧。堅持不懈,非但錘鍊技藝,亦是修煉心性,使人在枯燥中見奇趣,於反復間悟真諦。此間毅力,猶如砥柱中流,支撐人於趣味之路久行不輟。
學問之道,進無止境。惟有深入其中,剝繭抽絲,方能漸入佳境,領略非常之美。研究之樂,在於探索未知,解惑答疑,每一微小發現,皆足以悅人心神,增益智慧。
同好之人,共論藝文,切磋琢磨,不僅能增進技藝,更可拓寬視野,心靈相契。此等雅集,如同清風徐來,掃除塵俗之氣,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吾輩玩味文房四寶,沈浸書畫之間,初因不過「好玩、有趣」四字,然經年累月,持之以恆,深入骨髓,終成不解之緣。初心不改,樂此不疲,是以能遠避低俗、庸俗與世俗之困擾,心懷高遠,趣向雅正。是以,人生若能寓教於樂,以趣為舟,航於世海,自可超然物外,得大自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