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中国平安投资价值的思考

王老渣 2024-03-02 11:30:12

一、保险行业前途远大

这几天网络上都在疯传某男子吃绝户的事情,某男子和上海一智Z女孩结婚,该女子和奶奶相依为命,因老房拆迁得到一套350万的安置房和100万现金。男子和其结婚后,变着法子把房子卖掉,450万被其挥霍一空。

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涉及到两个问题:财富传承和婚姻风险。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离婚率很高。很多中产阶层因为财富传承、自己或者子女的婚姻风险瞬间一无所有。

我有个朋友,他因为之前囤积了十几个最低利率3%的万能险(甚至有最低利率3.5%的产品),开始出租账户赚钱。比如我有100万,放在他的账户30天,按照3%计算利息,多出来的利息就是他的收益。

这里涉及到的就是保险利率锁定的功能,等以后利率降低到1%,甚至0.5%的时候,回头看今天可以保证3%一辈子的产品,会很幸福。

保险的本质是经营风险,疾病风险、利率风险、婚姻风险、财产风险等等,有对冲风险的需求就有保险存在的价值。随着经济中低速增长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寻求稳定的诉求持续上升,保险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二、保险行业困难极其严峻

保险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既有产品端销售的困难,也有资产端投资的挑战,也有销售渠道、公司战略等内部管理的繁琐,任何一个点出问题都是大问题,从事保险行业必须小心翼翼,才能长久。

很多人以为行业高速增长就是利好,实则不然。高速增长的行业,经常是粗放型增长,参与竞争的主体把市场规模放在第一位,价格战难以避免,导致每个企业都赚不到大钱,企业的产品粗糙,客户的意见也很大。

典型的比如空调、白酒、煤炭、水泥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在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后才开始持续赚大钱。

从2016年至今,保险行业经历了互联网保险的模式,价格战极其惨烈,产品服务和合规很差,又经历了中小保险公司打价格战的阶段,造成现在超一半以上的中小保险公司难以盈利,甚至无法正常持续经营的行业困难。

在销售端,当年的人海战术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客户对保险优质服务的需求大增,典型的就是以泰康为代表的保险+养老模式,这呼吁保险行业必须对渠道和产品进行变革。

所以说中国平安进行寿险改革并不是没事找事,而是早就发现了问题,顺势而为,有那么一点的被迫意思在里面。其他保险公司除了个别进行跟随,大部分还是赖在过去的习惯区和舒适区,现在他们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渠道崩塌、产品卖出去就亏损。

行业的发展规律、公司的战略、客户的需求、市场的周期,多重因素都会影响到一家保险公司最后的经营情况。

行业的大小和行业的增速,当然是重要的外部环境,但是并不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产品的竞争力和行业竞争格局更重要。

三、中国平安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你不认同买保险就是买平安,那你起码要认同买保险股票就是买平安。

不说别的,国内保险公司真正有想法,敢打拼的我觉得就是中国平安、友邦、泰康、人保这四家。

平安最大的利好就是行业生态的极端恶化,甚至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系统性风险,在监管层的干预下,迅速下调预定利率,严格报行合一。

中小保险公司凭借价格战抢夺市场已经走不通了,而在产品性价比相当的情况下,平安的品牌价值和渠道价值太大了。

既然产品价格差不多,买保险当然买平安喽,不是吗?

产品竞争力方面,平安的综合金融、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养老、保险+医疗模式还是很强的,比如保险+养老模式,平安主打超高端养老社区,全国唯一一家,和居家养老,全国大范围铺开的也是唯一一家。

综合金融模式提供强大服务粘性和引流价值,比如深圳的政策,有很多增值权益,比如中医按摩、洗牙等服务,可以在体检中心做,也会带来一部分客流。

在大家最关心的投资方面,我重点说一下。目前平安保险投资规模4.6万亿,固收大概是70%,其中长债占比约50%,权益类为12%到13%,较高点有所降低,公司的投资主要还是以稳为主。

房地产行业,平安的股权投资基本全部出清,碧桂园也清仓了,现在还有少量的债权,风险敞口很小,持有的收租物业都很优质。

产险方面的保证保险这两年的亏损较大,预计23年四季度全部出清。

债权投资方面,平安主要持有的是国债,购买国债是免税的,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票面利率越高、可免所得税越多,则投资者所要求的名义收益率越低(即成交收益率)。

考虑免税效应后,计算国债真实收益率目前用得较多的速算公式是: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票面利率*所得税率25%/(1-所得税率25%)。比如,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2.7%,因为国债是免税的,税前就是3.6%。

这是保险行业投资端具备的优势。具体到中国平安,传统中国平安以健康险为主,利差占比较小,对利率敏感性弱于同行。

很多人担心过去销售的产品预定利率高,对公司形成巨大历史压力,其实是不懂保险的商业模式,过去的预定利率是高,收到的保费是负债,但是过去的国债收益率也高啊,投出去的保费就是资产,资产和负债匹配的话就好了。

中国平安的资产和负债匹配的久期缺口我记忆中应该是4年左右,是上市公司里面最好的。

当前的国债收益率确实下降了很多,但是预定利率早就从4.025%降低到3%了,本次报行合一整顿后,实际的利率会更低,事实上今天就是绝大多数渠道整改的最后一天,过了今天,保险的产品又要涨价一大波了。

行业总是要存在的,现在行业的巨轮确实在下降,中小保险公司很多已经被淹没,上市公司还在水平面以上,中国平安处于最高一层,是非常安全的。如果船再降低一点,水还没淹到中国平安脚后跟,大量保险公司已经被淹死了,监管层会想办法的。

所以我说买保险股票,就是买中国平安,马上就要发行的中证A50指数,银行只有一个成分股,那就是招商银行,保险只有一个成分股,那就是中国平安。

四、看多中国平安的底气在哪里?

大的逻辑就是中美两个市场,高股息的行业大蓝筹70%,科技赛道股30%,股票和基金双投资工具,搭建哑铃型的资产结构,股息和成长双平衡。

保险行业在未来几年预计都是弱成长的,持有中国平安的投资者是不是感觉很痛苦?我也很痛苦。

平安23年的分红不会少,等年报,估计是分红+回购,股息率大概是5.7%左右。腾讯也是年报后,分红+回购。招行是分红,股息率大概5.5%左右。

农业银行的股息率才5.31%,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只有11.5%不到。

我当然希望风吹到我这里,如果吹不到,我就继续持有。

我发现很多做股票的人思维是有问题的,称之为NC都不过分,最常见的有两种。

一个是只看收益率,张口闭口就是财务自由,十年十倍,我脑子都快炸了,要知道从统计数据看,绝大多数人做股票都是亏损的,长期连续盈利的都很少。

人,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我始终想不通这一点。

看不起保险,看不起指数基金,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动不动就是超额收益、跑赢通胀,我也是醉了。

一个是二极管思维,非黑即白。我写一篇文章,说负面因素,就说我看空,我说正面因素,就说我看多。我和他观点一致,就是自己人,吹起来。观点不一致,就是敌人,骂起来。

殊不知,一个不看利空因素的看多者不是坚定的看多者,随时可能变成轻仓者,反之亦然。一个成熟的投资者肯定是正面和反面都要看的,综合去衡量风险大小和期望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做多的人,更应该多看看负面信息,评估风险的大小,及时制定对策。

很多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危中有机,比如本次的保险行业报行合一,很多银行的销售人员(银保渠道)是基本不拿佣金的,佣金大多数都给银行了,自己靠保险公司的小账生活,现在小账直接没了,佣金大比例降低,所以一些银行网点的银保渠道销售人员直接辞职,一些把银保渠道当做重点渠道的保险公司保费断崖式下跌,知道我说的是哪家上市公司吧。

在保险经纪渠道,一些中小保险公司急着控费,把本来8%的佣金比例直接降低到1.5%,把30%的佣金比例直接降低到12%,不给保险销售人员一点活路,你想是不是保险经纪人有一大批要脱落了?它们家的这个佣金率,产品能卖得出去吗?

备注:不同产品、不同缴费期间的佣金率不一样,比如意外险,总保费100元,30%的佣金比例也就是30元。

这样一看,是行业极大的利空,但是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又是极大的利好,它自己主要是代理人渠道,它的银保渠道本来就没啥小账,它的产品本来就不太需要调整利率,可以说优势全面爆发。

今天是2月底最后一天,也是报行合一整改的关键时间点,3月1日零点起,保险的费率大调整,保险的实际收益率大调整,重疾险也快大涨价了,届时才是保险行业真正的考验开始。

等进入分红险时代,中国平安的品牌价值更是充满了竞争力。

等2024年中报,中国平安的比较优势会在同行业的对比中全面展现。

至于股价,这不是我能判断的事情了。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