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星堆千问千答(127)

翁卫和说古史 2025-01-06 17:22:37

问:三星堆与殷商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答: 有。两者都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一个承前,一个启后。

知识的差异会造成认知的差异,认知的差异又影响“解读”的能力。同样的文物、遗址或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解读结果。

为什么会把三星堆与殷商“对接”起来?

因为对两者的了解都仅停留在表面,且在某些方面二者“略同”。比如:

如何才能把蚯蚓“想”成蛇?

只有在对两者的了解很有限、并且仅凭表面相似(身细长、无腿脚)的情况下,才会得出它们“是近亲”的错误结论。

同样,三星堆与殷商也有“大同”和“小异”:

大同

1. 文明延续性: 两者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祭祀与信仰: 两地均重视祭祀活动,体现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

3. 青铜文化: 青铜器在两地都占据重要地位,是当时权力、信仰和艺术的象征。

小异

1. 信仰对象不同:

• 殷商信奉的是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

• 三星堆的信仰则涉及多种族、多神灵体系,祭祀对象更为复杂。

2. 器物风格不同:

• 殷墟的青铜器注重实用性与威严感,纹饰以祖先崇拜的纹为主,表现狩猎与王权。

• 三星堆的青铜器风格更为神秘与夸张,人物像、青铜树等反映出其独特的宗教信仰与艺术审美。

3. 遗址功能不同:

• 殷墟的宗庙遗址强调祭祀与统治功能。

• 三星堆的祭祀坑实际上更接近“填埋坑”,它的背景更可能与宗庙毁灭、权力更迭有关。

为什么三星堆的“祭祀坑”更像“填埋坑”?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黄金器等,并不是普通的祭祀“礼物”,而更像宗庙被毁后集中处理的圣物与权器。

不是祭祀坑的原因:

1. 礼物材质不合适:

祭祀是向神献上“礼物”,而铜因其带有“铜腥味”,并不被古人视为理想的祭祀品。

2. 态度不敬:

三星堆坑内的文物普遍存在人为破坏的痕迹,例如神像被砸碎。若是敬献给神,何必将礼物毁坏?

3. 祭祀目的不同:

传统祭祀是通过火烧、土埋等方式将“礼物”转化为神能接受的形式,而三星堆填埋的器物显然并不符合这一逻辑。

是填埋坑的原因:

1. 宗庙被毁的痕迹:

三星堆的青铜树、人物像、礼器等原本属于宗庙,这些物品被打砸后集中掩埋,显示其所属家族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2. 政治斗争的产物:

政变胜利者会尽可能摧毁败者的象征性物品,如祖先神像、权杖等。这些器物既无法重铸,也无法焚毁,只能以填埋方式处理。

3. 特殊破坏痕迹:

三星堆坑中的青铜器经过多重破坏——先打砸、后填埋,甚至覆盖象牙并点火焚烧,显然是一种“灭灵”行为,目的是永绝“神灵”的复生。

总结:

三星堆与殷商虽然存在“大同”,但“小异”同样不可忽视。从信仰体系、器物风格到遗址功能的差别,构成了两种不同文明的鲜明特征。而这些“小异”正是理解两种文化本质的关键。考古学者正是通过特征与细节,逐步揭开三星堆与殷商的真正关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