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小M结婚8年,她和丈夫性格互补,经济实力相当,工作领域有部分重合,也比较有共同话题。
在身边的很多朋友看来,他们的婚姻已经接近完美,令人羡慕。
但是一年多前,小M不止一次跟我提到想离婚。
“我们之间没有第三者,没有其他尖锐的问题,但我总觉得不幸福”,小M说,他们的婚姻就像涂了防腐剂的水果,完好无损只是表面。
为了迎合她,丈夫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而她也尽量去适应丈夫的家庭氛围。
他们双方都在付出和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两个人明明都好,为什么经营不好婚姻呢?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
为什么你视而不见?”
父母结婚已经30多年了,从小到大,我听到最多的就是他们对彼此的抱怨。
“你小的时候,我一边上班,一边一个人带你,很多时候经常洗衣服到半夜,你爸都没有管过你。”
在母亲的口中,父亲是一个既不关心家人,也不操心家事的人。
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父亲从来没有体谅过她。
而在父亲的口中,母亲专制、霸道,经常不可理喻,他很多时候都在忍耐。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为了生计总是在外奔波,但只要他回家,就一定会积极分担家事。
即便只回家休息一晚,他也会熬夜把我的课本包好,用漂亮的字体写上科目和我的名字,整齐地摆在茶几上。
母亲性格比较强硬,她每天忙忙碌碌,把家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以为,她的努力让父亲在外没有后顾之忧。
作为旁观者,我能看到他们互相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能看到他们所作出的付出和牺牲。
然而在他们自己眼里,对方却总是在给自己“添堵”“找麻烦”,疲惫又窒息。
和父亲母亲的情况类似,父亲的一个朋友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叔叔抱怨阿姨的斤斤计较,阿姨吐槽叔叔欠她太多。
表面和谐的关系中,处处埋藏着对彼此的怨气。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婚姻的本质其实就是两个人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
看似简单,但却可遇不可求。
为什么会这样?
真相其实很戳心:你给的,未必是对方需要的。
错位的“爱”,是婚姻里的隐痛
一对夫妻因为情感问题找到咨询师。
“怀双胞胎的时候,一直是我在家里洗衣服做饭,直到我生产的前一个月,他妈看不下去才来帮忙。”
“我女儿我儿子的作业他从来没有辅导过,都是我在辅导,你问他辅导过吗?”
妻子控诉着,情绪越来越失控,最后她歇斯底里地对着男人怒吼:
“你说!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一旁的男人一脸漠然地对咨询师说:“拜托,儿子才念幼儿园,辅导什么作业。孩子她也不怎么管。”
咨询师问:“孩子吃饭穿衣这些事情谁管?”
“……吃饭穿衣是她管。”男人愣了一下。
“为什么你做的这些在周先生这里,他是看不到的?”咨询师温和地看向女人。
“他就是看不到啊,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看不到。”讲到这里的时候,女人的情绪彻底崩溃。
婚姻中,有一种情况令人感到无力:你看不到我的付出的同时,也逐渐看不到我的爱。
“我只要赚钱回来,没少你吃没少你穿,小孩子我养好,爸妈我孝敬,这就可以了,这不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吗?”
当咨询师把夫妻俩分开,分别进行谈话时,男人无奈地说,他在外奋斗,保证家人的物质基础,就已经完成了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
他的爱,是确保一家人衣食无忧,妻子的悲伤与绝望在他眼里就是无理取闹。
很无力的感觉,是不是?
妻子想要的,是丈夫关注自己、协助家务;丈夫想要的,是妻子的理解和包容。
他们给的,都不是对方想要的,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付出得不到回应,关系中充满了压力和怨气。
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在《爱的终结》一书中描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63岁的女性,结婚35年之后陷入了婚姻危机。
“丈夫爱我,我甚至觉得他非常爱我。”这位女性说,问题就在于,丈夫在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她。
这让她觉得,丈夫从未在意过她是谁,她需要什么。
这就是婚姻里供需的“错位”。
就像送给爱吃橘子的人一车苹果,对方不好拒绝,却一直在隐忍;
而付出的一方其实也很委屈:我已经给你最好的了,为什么你还不开心?
“爱”的错位,代表着情感的忽略,是婚姻里的隐痛,像一个小而深的创口,不明显,却很难愈合。
爱与被爱,需要同频
德芬老师在《两个好人,却没有好婚姻》中讲述了她父母的故事。
张德芬老师的故事中,母亲煮饭洗衣,认真辛劳,她认为的爱,就是“给丈夫一个干净的家”。
于是她清晨五点钟就起床,分别为丈夫和孩子准备不同的早饭;
每周都把榻榻米搬出去晒;总是弯着腰,刷着锅子。
但是对于父亲来说,她不是一个好伴侣,母亲从来没有了解过父亲的孤单。
父亲不抽烟不喝酒,每天准时上下班,保护孩子、教育孩子。 但对母亲来说,婚姻中难以言说的痛楚让她经常暗暗流泪。他们俩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好父亲、好母亲,在他人的评价中,也都是很好的人。
但对于彼此来说,他们却不是好伴侣。
他们太执着于用“自己”的方式来爱对方,却从未想过问一问,“你要什么呢?”
其实,人们对于“爱与被爱”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
但我们在婚姻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维持婚姻,让“爱与被爱”处于两种频率,导致双方渐行渐远。
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已婚男人的吐槽:“妻子付出再多,我都不会感激,她的付出让我窒息。”
这让人不由地心疼这位妻子。
但反过来想,当一个人的付出让对方感到窒息时,是不是就说明,不对等的付出和期望,形成了关系中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
我们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和需求,当你无法真正看见对方时,
“你想给的”,其实是你自己的需求,而非对方的真正的期待。
我和丈夫结婚6年,前几天,我问他,“你觉得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以为他会说忍耐、包容,或者其他的答案。
但他的答案是:“是你”。
在一段婚姻里,爱与被爱是需要同频的,只有“我给的”和“你想要的”划上等号,才证明我们已经真正地与对方良好融合,这样的爱也才会持久、健康。
爱,是携手同行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婚姻已经不是人们的必修课,但一段健康、有活力的婚姻,能很好地滋养我们。
看到过一句话:“对于婚姻,我们最理想的状态不是坠入爱河,而是行走在爱里。”
为什么是“行走”呢?因为坠入爱河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而只是开始。
婚姻有千百种姿态,如果恰好能把一段婚姻经营好,那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智慧。
我们需要摆脱对婚姻的传统认知和固有理解。
这是让我们产生错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默认婚姻是来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的,那必定会带着高度的期许和要求,也必定会捆绑住对方。
好的婚姻关系往往是比较松弛的,夫妻双方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得正向的能量。
比如稳定的情绪、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者理性的思维架构。
每次和闺蜜F见完面,我都感叹她越来越好的状态。
她的丈夫比她年长8岁,最开始两人也有很多矛盾。
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沟通,也没有放弃解决问题。
她从丈夫身上吸收的,是解决问题的理性和周全,丈夫从她身上感受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
婚姻的妙处也在于此,它不仅仅是生活的琐碎,还包括双方的成长和获得。
我们不难发现,能够很好维持婚姻关系的夫妻,都具备较好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
沟通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为了知晓对方的需求,表达自己的意愿。
问一问对方,“你想要什么呢?”
然后再一起塑造属于你们的美好婚姻。
巴尔扎克在《两个少妇的回忆录》中写过:
“婚姻产生人生,爱情只产生快乐。快乐消失了,婚姻依旧存在,且更诞生了比男女结合更宝贵的价值。”
时光漫长,最初的爱很容易消逝,最终留下什么,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相同频率的爱,能够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也能够反过来滋养我们彼此,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携手同行。
如果你正处在感情的磨合期,或是想要更好地利用关系成长自己,可以参加我们德芬老师的《亲密关系》体验营,
里面集合了她用亲身经历踩过的坑、复盘得来的经验、对身边不同婚姻模式的观察,帮助数万人解开了亲密关系的困惑。
相信你也可以在其中得到启发,收获幸福的钥匙!
*本文由马小马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kiwi
编辑丨李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