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建议关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学区及临近高中招生问题,先来看内容:
网友咨询:领导您好!目前空港经济区内只有一所高中“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空港经济区2024年的中考生人数大约在500多人,能进入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就读的人数大约在300人左右,剩余的部分学生会前往滨海新区的其它高中就读。但目前空港经济区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离市区很近,离滨海新区其它各区都比较远,平均距离都在40公里以上,所以孩子们上学,距离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在离空港经济区不远的渤龙湖,有一所“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学校”,这所学校离空港经济区的距离只有11公里左右,但是该校目前只针对高新区和塘沽进行招生,所以空港经济区的考生无法报考。建议该校能够针对空港经济区的学生也开放招生,缓解空港经济区学生和家长的压力。谢谢领导!祝工作顺利!
一中滨海@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
官方回复:区教育体育局回复:工作人员于2024年6月21日与您电话联系,就您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答复。(北方网)
话题天津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开回复,而是选择了电话沟通解释,但从这次对话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空港学区的生源在突然猛增,这由几方面的因素导致。一方面,空港的住宅交付量增加了;另一方面空港学区去年的成绩很亮眼,吸引更多家长们关注;再一方面就是空港高中的降分保护政策,很诱人,尤其对于附近东丽学区的生源来说。
中考数据@网友实拍
2.空港并没有提前准备好应对这次生源的猛增。所以我们看到空港初中的扩建、空港新高中的建设进度压缩的很紧,但终究“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届毕业生面临着就近只有一所高中可选的难题。
空港新建中学@津云
3.而且如果真如文中家长所言,500毕业生,一中滨海招300人左右,那剩余200人将面临着很大的择校考验。不过从23年的数据来看,不一定会有这种压力,因为一中滨海总共招生计划是480人,而是否会因为空港生源的增长从而增加侧重名额呢?我们还需要等一等看正式的招生计划数。
23年数据@家长帮天津站
4.文中家长提到了附近的一所同属于滨海学区但不同开发区的学校,即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学校,这是一所12年制的公办学校,去年的中、高考数据也很不错,只是因为关注的人少,所以热度并不高。但和一中滨海保障空港学区一样,高新一校是主要保障高新学区升学的,往年因为生源暂时不足,所以会面向塘沽招生一定数量的学生。
高新区第一学校@天津高新区
5.当然,就本次事件来看,还需要等待正式的招生数据以及这两所学校面向的招生范围来最终确定是否可行,但我们主要讨论的话题就是:建议实现这种可行性。为什么呢?我们浅谈一下:
1)因为区域的特殊性,导致这个介于双城之间的中间地带布局了滨海五大开发区之三,早期我们讨论过:津滨双城要想连成一体,海河中游难实现、9号线中游难实现,这个Z2线中游是很有可能实现的;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开发区政策和地铁是不行的,还需要有足够的学区保障,否则孩子分数段中游却很难就近上高中,这会影响很多家长的学区选择,从而导致热度过后归于平淡的可能,优质的开发热土如果归于平淡,是规划资源的浪费。
2)这三个开发区目前的大概数据是这样的:空港目前11万常住人口左右,渤龙湖高新区有新住宅交付,估计年底会达到1.5万-2万人左右,而泰达西区的住宅小镇尚未交付,还是以产业为主,所以人口和学区需求相对较小。那么我们再看高中,11万人的空港目前一所高中,1.5万人的渤龙湖高新区一所高中,这样看,肯定是人数少的更有利,因为人少竞争自然就小,从录取分数线也能看出一点端倪。但如果高新一校与其舍近求远的面向塘沽招生,不如面向更接壤的空港招生,这样依靠教育的联系产生更多的人才合作交流。
3)高新区家长可能会担心,我家孩子本来竞争小,如果这样放开会不会增加竞争压力?我们的看法是不会,首先高新区的住宅基本是在走空港的老路,基本上一年一块地,规划的住宅用地也不多,所以生源的增长是可控的,现在生源不足可以面向塘沽招生,未来生源增加,也可能会减少外招的数量以保证内部学区的稳定,所以塘沽换成空港或者换成面向整个滨海新区招生,都不会影响高新学区的升学情况,反而后续如果高中实现联动,孩子的报考更加轻松。
4)未来的规划中,空港马上还会增加一所新高中,泰达西区还会有一所高中(泰达一中西区学校),高新区如果有需要,增加高中也不是难事(这些就是滨海五大开发区的设立优势了),这样学区的联系如果放开,也会使产业的联动更加紧密,家长们不管是落户于哪个开发区,都不会有后顾之忧,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中间地带的优质学片。
5)那对于整个天津的发展又有什么好处呢?举个例子:如果你家孩子在河东学片,参与的是市六区的学区竞争,但是你发现滨海学区的竞争小而且升学率也很有保障,甚至比上市区兜底校还可靠,可如果去塘沽或者泰达学区又太远了,那么空港学区就是一个不错的备选方案,这样给孩子安排了市区和滨海两大学区的出路,届时视孩子成绩而选择,自然不需要“过分内卷”;滨海的家长也是同样的思路,进一步扩展到相对薄弱的环城学区,这个时候,学区的保障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人才的流动又加速了企业的落地、企业的落地又完善了天津的城区发展规划,这个决定也许会产生“蝴蝶效应”。
6)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要看滨海的决定以及各开发区的执行力了。不过我们的出发点就一个:津滨双城不能因为距离远而成为割裂的各自发展的孤城,必须要形成联动和互动才能产生更大的能量,如果有一个连接点,就要好好的加以利用,而且这个点位还是非常有爆发潜力的区域。(津闻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