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神坛,“光伏一哥”经历了什么?

节碳知事说 2024-09-25 16:54:36
整理:节碳知事 八月的最后一天,昔日“光伏一哥”隆基绿能终于在中报披露截止日最后一天交上了答卷。跟之前预报中提到的一样,隆基绿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巨额亏损之中! 细看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可以说是极差了。 根据公布的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隆基绿能营业收入约385亿元,同比接近腰斩,而净利润直接亏损了约53亿元,由盈转亏。 其实,大幅巨亏的不仅仅是隆基绿能一家。从大的环境看,今年上半年整个光伏行业都十分不景气。 从净亏损来看,7家公司净亏损超10亿元,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排名居前,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金额分别为52.43亿元、31.29亿元、30.64亿元。 虽然大家心里对于光伏企业的业绩在心里有所准备,但是这么大的亏损发生在昔日光伏一哥的身上,还是令很多投资人错愕。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隆基绿能不仅丧失了市值光伏一哥的位子,就连核心产品组件的出货量也被晶科能源等众多厂商反超,短短两年,隆基绿能回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 行业之困,而非一企之因 隆基亏损金额的持续扩大,实际上并非是隆基绿能的一企之困,跟光伏整体产能过剩愈演愈烈有很大的关系。前几年,光伏行业乘市场需求大增和价格快速上涨之势,踏上了一场产能急剧扩张的快车道。随着这些新建产能陆续投产,从硅料到硅片,再到电池片、组件,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3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54115.8万千瓦,同比增长了54%,相较2020年更是增长了244.06%。而今年上半年产量继续高歌,期间同比增长17.8%,达到28629.4万千瓦。 然而,不管是硅片还是组件,随之而来的,无疑就是产品价格的大跌。作为国内硅片和组件双龙头的隆基,在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很难独善其身,也就意味着这种巨额亏损可能持续。 截至今年6月底,光伏组件主流品种价格已经跌至0.86元/瓦,相较2022年底高峰价格跌去了54.50%,较2023年底的大跌后低价依然有12.24%跌幅。今年6月之后,其价格下跌之势仍未停止, 8月底光伏组件主流品种价格已低至0.78元/瓦。 同时,今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跌超过40%,电池片价格下跌超过15%。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光伏装机需求其实一直不错,特别是去年随着光伏组件价格暴跌,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明显下降,光伏全年新增装机容量还同比大增了147.13%至21602万千瓦,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速也达到了30.68%,新增装机容量12353万千瓦,同时,今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出口数量同比也增长了24%。 在产能的高速扩张之下,供过于求的矛盾仍非常突出。 在这样的供需环境,隆基绿能今年上半年选择了调整出货节奏,部分主要产品出货量、对外销售量同比减少,仅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7.64%,同时,由于产品售价降低叠加存货减值影响,最终其收入同比大跌超4成,归母净利润更是大亏超过50亿元。 除了行业的原因,公司整体决策失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隆基沦落至此,跟公司错误判断了形式有很大关系。之前,隆基坚持的理念就是不领先、不扩产,董事长钟宝申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了这个观点。 决策之下,隆基痛失了组件老大的宝座,整个公司陷入很被动的局面。因此,隆基也把宝押在了BC电池上。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吐露心声,“2024年会是公司非常艰难的一年,也会是行业艰难的一年。”但他也补充道,“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 全球贸易摩擦,纷争几何 除了这一棘手问题之外,全球贸易摩擦的挑战也持续不断。 今年4月,美国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光伏电池片与组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5月又宣布取消东南亚的光伏组件进口关税减免政策。 而包括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恰恰是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产能重镇。 与此同时,欧洲、印度、巴西等海外主要光伏市场也不断从税收、法案等角度拉高光伏贸易壁垒,以扶持本土光伏企业发展。 可以说,包括隆基绿能等龙头在内的光伏企业接下来面对的挑战真是不少。 对于隆基来说,错过了TOPCON电池发展的浪潮,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局面。面对这么多不利的因素,隆基又该如何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面对全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链价格大跌,光伏行业扩产的步伐据悉已有所放缓。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 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投产、开工、规划的产能项目数量下降75%,超过20个项目宣布终止或延期。隆基绿能规划中的“芜湖(二期)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今年上半年选择了暂缓投资进度。 预计接下来尽管行业内不少主流企业仍新产能在建,但行业整体的产能新增速度应该会放缓,这对深陷产能过剩泥潭的光伏行业来说,总算是好事。 另外,前些日子光伏两大头部企业隆基绿能与通威股份对近期自家硅片价格上调一事发表了看法,都表示当前硅片价格已经跌到或跌破企业成本,认为后续价格应该会趋于稳定了。 不论两位大哥的预估是否足够准确,但成本线上的煎熬确实有望约束行业进一步扩产、产品进一步跌价的动能。 作为龙头企业的隆基绿能,并没有只是安逸地等待行业产能出清,而是花了很大力气加码BC技术的研发、产能布局与量产,力求凭借更优异的产品性能率先走出困境。 (素材来源网络)
0 阅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