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2900亿!光伏第三省,正在下一盘“大棋”

小之谈商业 2024-09-19 17:56:39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略显“模糊”,在大江南北都各显神通:沿海开放、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时候,安徽似乎总是站在离聚光灯稍远的位置。

而如今的安徽,站上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台阶”,从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一路追赶,一路向上,尤其是在全国光储产业发展版图中,安徽已然成为一名“上进生”,它的实力,终于藏不住了!

从一组数据来看,或许显得更为直观:近年来,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2022年连续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其中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第三省”。

目前,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已占全国1/2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1/4左右。

然而光伏产业几经淘沙,市场始终在追求先进产能,想要押注新兴技术,去赢得下一个时代,需要一定的“底气”。安徽底气何在?

一凭技术创新

穿越产业周期,安徽无论打出什么牌,“创新”一定都是最重要的一张。

作为全国较早重视并发展光伏产业的省份之一,2021年出台的《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就明确将“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列为重要发展目标。

在重点任务方面,提出要加快推动技术创新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以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异质结(HJT)、钙钛矿等下一代电池技术,半片、叠瓦、多主栅、无主栅等先进组件技术,大规模储能、柔性并网等应用技术为重点。

《安徽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也明确,要坚持光伏发电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

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2家、达到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4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总数达到6家;营收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在皖设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比例达到58.3%,比2022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

依托行业龙头和高校、科研院所,全球首台35kV中压直挂光伏逆变器、全球首台GW(吉瓦)级钙钛矿蒸镀设备等一大批先进的创新技术成果先后在安徽落地。

就在近日,国际权威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第64版)公布了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认证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态效率达到26.7%,刷新了世界纪录。这不仅是该团队继2022年、2023年之后第三次代表中国科大更新该世界纪录榜,更是安徽省乃至全球光伏基础创新研究的一次国际性荣誉。

除了实打实的技术实力,安徽的科创氛围也一直浓厚。这里不得不提到再过几天即将召开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自2018年以来,安徽已成功举办6届,无疑为科技和产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氛围。

二凭龙头引领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招引全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全球出货量前10的企业中,已有7家光伏玻璃、7家光伏组件、5家光伏电池片、家光伏逆变器企业来皖布局。

而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华晟新能源等一批本土企业加速成长,也为安徽深耕光储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20亿元,同比增长8.38%。2023年该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产品广泛应用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轩高科是国内储能电池龙头企业之一,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伴随着宣城、大理、合肥、无锡生产基地陆续投产,华晟新能源已拥有20GW的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产能,是全球最大的异质结垂直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异质结技术领军者。

……

去年上半年,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360.2亿元,阳光电源、合肥晶澳、滁州隆基等10家光伏龙头企业合计营收超千亿元,贡献营收增量超过500亿元,占全省光伏行业营收增量超过70%。

三凭政策护航

今年以来,安徽省光伏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8月22日,安徽省工信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拓展产品应用等方面政策的实施,为安徽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据悉,会上通报了《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千百亿”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27年)》,解读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兴储能产业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2027年规上制造企业实现创新平台全覆盖;

·2027年在全省培育2家千亿级领军企业;

·规范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用地管理。

此外,4月12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全省首个光储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综合运用政策资金、产业基金、资源要素等多种手段,“真金白银”助力全省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安徽还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大会”。在合肥召开的安徽省光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会上,阳光电源、隆基绿叶、晶澳科技等20家供需企业路演了主打产品及采购需求情况,围绕建立供应链合作进行深入交流,8户企业现场签订采购意向协议,意向合同金额27.5亿元,构建起企业间沟通、合作的桥梁。

放眼全省,各地追“光”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除了上述三点外,安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底气还源于各地市的协同布局。

在合肥:以阳光电源为龙头,双向延伸产业链,已集聚光伏企业100余家,覆盖光伏全产业链。2023年,合肥市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五成,储能产业实现营收近400亿元;组件产量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出货量全球第一。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在滁州:从“环滁皆山也”到“世界光伏之都”,2023年,全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达1362亿元(含石英砂),增长56%;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已构建起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光伏电池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产能分别占全省的56%、42.7%、36%。

在宣城:有赖于华晟新能源的横空出世,当地光伏产业自2020年异军突起,不仅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同时连续举办高规格光伏行业峰会,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重要一极。

在阜阳:初步构建“硅片-电池片-光伏玻璃-增减反射材料-焊带-接线盒-背板-边框-组件-支架”的先进光伏全产业链。已投产、在建和签约落地N+型大尺寸超高效硅片20GW、TOPCon电池35GW、组件34.5GW,光伏玻璃产能56万吨/年。阜兴、赛拉弗、博雷顿皇氏绿能3家企业入选省“千百亿‘链主’企业培育计划”、数量居皖北首位。

在淮南:2023年以来新签约、新投产、新开工项目共29个,总投资472.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聚集光伏储能企业共30户,其中规上企业12户(包含光伏上下游企业)。2023年光伏营收26.1亿元,营收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蚌埠、六安、马鞍山、芜湖等亦在推进布局光伏产业。全省各地协同发展,一齐发力,共同构成了安徽光伏发展的重要板块,让安徽在光伏这条赛道上,跑出了让人惊艳的加速度。

1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