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领土向我国突进300多公里,差一点截断内蒙,为何这样划分

文史书生一枚 2024-08-08 20:31:29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喔

翻开中国地图,会发现我国东北部与蒙古国之间有一段“奇怪”的边界。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该段边界与中蒙边界的其他部分相比有很大差别,以至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从中蒙两国的边境轮廓可以看出,我国与蒙古国的西段和中段边界都是比较平缓的,唯有东段边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凸起”。蒙古国领土在这一段向我国突进了300多公里,以至于差点截断了内蒙古,怎么看怎么奇怪。那么这段奇怪的边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般而言,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是根据自然的山川河流来划分的,比如我国与朝鲜的西段边界就是鸭绿江。也有些国家是直接根据经纬度来划分领土的,这样划分出来的领土就相当平直,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埃及等国就是如此。此外,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也会对划界造成影响。

但我国与蒙古国之间的东段边界却并非如此,这段边界既不平直,也不是根据山川河流来划分的,而是与历史因素有着莫大的关系,要理清这段突兀的边界是怎么来的,还得从清朝初期说起。

清朝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构建“满蒙联盟”的统治模式,但蒙古部族众多,分布在从中亚到东北的广阔区域,并不是每一个蒙古部族都与清朝统治者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相对而言,南部的“漠南蒙古”与清朝联系更为紧密,清朝在这里有较强的控制力,可以征兵、收税。而北部的“漠北蒙古”由于距离遥远、归附清朝较晚等因素,与清朝的联系较弱,清朝统治者在这里主要实行的也是间接性的“羁縻统治”。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之间的重要分界就是“漠”,这片荒漠至今仍然存在,被称为“大戈壁”。1664年,康熙帝就以这片大戈壁为界,将蒙古诸部划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这正是内外蒙古的雏形。

不过此时的蒙古并不太平,外蒙的诸多部族还并未臣服清朝。沙俄殖民者此时也渗透到了黑龙江流域,试图将蒙古收入囊中。因此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便长期在西北和东北用兵,主要就是做两件事:一是驱逐沙俄殖民者,二是平定蒙古诸部。

在清朝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后,沙俄被迫同意谈判,两国于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及外兴安岭作为中俄的东段边界。随后康熙帝又在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准噶尔汗国,确立了清朝在蒙古诸部中的地位。多伦会盟之后,蒙古诸部基本被纳入清朝版图。

清朝虽然接连取得胜利,但康熙帝也意识到了巩固边疆的重要性——如果边疆依然如此空虚,殖民者就很可能卷土重来。并且长期的战争也对蒙古诸部的经济造成了较大破坏,部分蒙古部族失去了自己的牧场,只能请求清朝安置。

康熙帝便顺水推舟,将这些蒙古部族安置在靠近边境的地区,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既解决了这些蒙古部族的生活问题,又充实了边疆。其中巴尔虎部便被康熙帝安置在了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活在哈拉哈河和克鲁伦河下游流域。如今这些地方依然是巴尔虎人聚居区,被分为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

巴尔虎部获得了新的家园,自然心满意足,但有些人就不那么满意了,他们就是原本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喀尔喀蒙古部族,这些人认为巴尔虎部占用了本属于他们的资源。

而冲突的关键就在于两个湖泊的归属——呼伦湖和贝尔湖。有没有觉得这两个湖的名字很熟悉?没错,“呼伦贝尔”这个名字就是这两个湖的组合。

水源在草原游牧生活中极为重要,喀尔喀部和巴尔虎部都不愿意湖泊被对方控制。更何况贝尔湖面积约为609平方公里,蓄水量极大,许多牧民都喜欢在这里放牧,因此更是成为了冲突的焦点。两族牧民经常发生争斗,导致了不少伤亡。

清朝自然不能对此坐视不理,最终康熙帝亲自为两个部族划分了势力范围。考虑到巴尔虎部的迁移确实对原本生活于此的喀尔喀部族造成了影响,并且另一个湖泊呼伦湖已经在巴尔虎部的控制之下了,康熙帝便将大部分贝尔湖都划给了喀尔喀部族,只给巴尔虎部留下了西北的一小部分。

以贝尔湖的划界为基础,康熙帝又将巴尔虎部和喀尔喀部族的其他争议地区也都划分清楚,在南部的划分上更偏向于喀尔喀部族,便形成了这种“向东突进”的独特边界。这次划界确实解决了问题,巴尔虎部和喀尔喀部族就此偃旗息鼓,没有再爆发大规模冲突。

但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此时的划界仅仅是清朝的内部划界,是为了解决两个部族之间的矛盾。巴尔虎部和喀尔喀部族此时都臣服于清朝,划分给他们的土地也都是清朝领土。康熙帝之所以在南部划分中倾向于喀尔喀部族,是以其臣服于清朝为前提的。

但康熙帝没有想到的是,两百年后沙俄卷土重来,又对外蒙进行渗透,试图在中俄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国”,但这个“缓冲国”是建立在中国领土上的。辛亥革命期间,以喀尔喀部为主的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脱离了中央控制,取得了事实独立,之前划分给贝尔湖附近喀尔喀部族的领土也都成了外蒙领土。

不过在1945年之前,无论是沙俄、苏俄还是后来的苏联,都还是承认中国对外蒙名义上的主权的,外蒙诸部只是“自治”,还没有完全脱离中国。甚至徐树铮将军还在1919年挥师外蒙,收复了绝大多数领土,可惜此后北洋政府忙于内战,这些领土又丢失了。

直到1945年,外蒙在苏联的压力下举行“全民公投”,确立了独立地位,民国政府又在次年承认了这一结果,外蒙才最终脱离中国,中蒙两国东段边界的这个巨大“凸起”就此形成。这段奇特的边界并不符合自然划分标准,是由历史因素导致的。

新中国成立后也与蒙古国进行了边界谈判,希望能够在贝尔湖地区争取到更多的领土。然而蒙古国在苏联的支持下极为强硬,一步也不肯退让,甚至想占领整个贝尔湖。

最终我国要求蒙古国至少在贝尔湖留下为我国牧民喝水的地方,才争取到了6.6%的贝尔湖,剩下的部分都被划分给了蒙古国。1962年《中蒙边界条约》签订,两国的东段边界至此确立,并延续至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