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孙元,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平日非常喜欢写字,但他的这种写字,并不是所谓的创作,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书法的临摹之上,他尤其喜爱汉隶书法,可以说,凡是他喜爱的汉代隶书,他几乎是临摹了好多遍,但他从来不参加书法大赛,原因是书法大赛需要创作,他却不爱创作,因此,临摹古人作品,便成了他十多年的主要任务了。
有一阵时间,他非常喜欢东汉隶书《鲜于璜碑》,这个隶书方正典雅,以方笔为主,字体呈现方正硬朗,古朴雄强,这可能是他作为年轻人所喜爱的一种风格,他说,这个原帖是介于《张迁碑》和《西狭颂》之间的一种,我喜欢他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字不像《张迁碑》那样雄强,但也少不了汉隶书法的雄浑感,也不像《西狭颂》那样的归整,但也不乏隶书的艺术性,大小相映,朴茂生动。
他在临摹了几遍后发现,如果把这个字帖写成作品的形式,或许会给汉隶书法赋予更多的艺术性。可是问题来了,写成六尺整张还是写成单条,如果要写成整张,则让人感觉到有压抑感,不利于表现书法的形式感,如果写成单条,每个上面的字数不太多,或许几个条屏装裱后拼在一起,或能形式上会感觉明快简洁,也符合现代人对书法厅室效果的需要。
有了这个想法后,孙元便开始下笔。于是,他就按照原贴上的字的大小去临摹,但作为临摹作品来说,要不要批格子,还是自由书写?如果不打格子,可能就写不出古人书法的那种感觉了,在确定了这个思路后,他便在每个条屏上用铅笔打成了5X5厘米的小格子,然后再去一个个地临摹,这样下来写完这本字帖,大概需要4个条屏,当然,他也并非是全部临摹字帖中所有的字,而是根据字帖中的内容和整体需要决定字数,这样便于统一规划作品形式。
经过几天的临摹,他终于把字帖中的大多数字临摹了一遍,并且在朋友圈发了几个图片,有整体的,有单条的,也有个别字放大的图片,结果没过半个小时,一个老板朋友就给他打来语音电话,说,他非常喜欢这幅作品,问能不能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他,因为他近期正好要装修一下办公室,刚好把这四个条屏放在一面墙上,这样就提升了办公环境的档次。他们最终还是以5000元的价格成交了,收到转账后,孙元便以同城快递的方式,把自己的临摹作品邮寄给了那位老板。
上面的这个故事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在当下很多人学习书法时,往往都是喜欢投稿于书法大赛,有的人为了迎合大赛形式,容易在形式感上作文章,而不愿意在学习古人书法的精髓上去下功夫,搞一些假、大、空的形式,写越写越丑,越写离古人越远,如此去做目的就是一个,成为书协会员。但孙元的做法,恰恰是在古人那里下功夫,为自己奠定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如果有朝一日,他想要投稿,再去变一下,想必也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鲜于璜碑》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行笔阔笔直书,笔势直拓奔放,力量感表现得极为强烈,使线条极具抒情性。此外,其线条质感老辣结实,内涵丰富,点画都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在线条的构成上强调积点成线,使每个点都步步为营,都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笔画粗而结实,横画比竖画粗实,撇捺外拓宽厚,弧度优美,拙而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注:文中插图与故事无关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