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拿好了,这可是重要文件,赶紧回去交给作战科王科长!”
1938年2月的一天,我军115师的参谋长周昆在八路军总部参加完会议后,神情严肃的将一个包裹交给了警卫员,然后匆匆离去。
谁也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这次并非单纯离开,而是携款潜逃,这是怎么回事呢?
警卫员在接到那个包裹后,便按照周昆的指示,将其带给了当时115师的作战科科长王秉璋。
打开包裹的时候,王秉璋愣了愣,这才想起来,这应该是领回来的国民党政府给他们师的最后一笔经费,一个月的粮饷。
他这么想着,忽然发现钱上面有张纸条,于是拿起来看。
原来,这次的经费一共是6万块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周昆却私自带走了3万块钱,他让警卫员带回了剩下的3万,还说让王秉璋保管。
王秉璋倒是没有觉得奇怪,只是觉得纳闷,毕竟这开完会了,理应和警卫员一起回来才对,可不但人没一起回来,怎么还把钱分开了呢?
难不成......周昆是遇到什么难题,或者是要紧事了?
想不通的王秉璋也没有钻牛角尖,就在部队里耐心的等着周昆回来给自己解惑。然而几天过去了,周昆依旧是一点消息都没有,王秉璋以及其他指挥员心里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们很快就开始寻找周昆,为了尽快的找到他,我军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可是毫无意外的,周昆依旧是没有出现。
时间长了,部队里也开始议论纷纷了。很多人都猜测,周昆是带着那三万块钱跑了。可是这个说法,很多人其实是不想相信的,毕竟周昆可是一位老红军了。
周昆是湖南平江人,原名周绪昆,1902年出生在当地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思想进步人士,经常冒险参加革命活动。
受父亲的影响,周昆的思想也并没有那么固化,在当地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在吴克坚的引导下,加入了青年团。
在1927年的4月份,周昆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并在这之后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士兵。
在短暂的训练后,周昆的作战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也开始上阵杀敌了。让他兴奋的是,他这么快就见到毛主席了,只是过程不太和谐。
同年的9月10日,周昆奉命进行警卫工作,就是在站岗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个没有证件就往驻地里闯的人。周昆一行人并不认识他,为了领导安全,直接把他拦下了。
看着这人的确是很着急的样子,周昆也怕耽误了正事所以严格查问了一番后,就将其带进了团部。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被他拦住的正是指挥秋收起义的毛主席。对一个自己很崇拜的人做出这样的事,周昆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在得知周昆的行为后,他的团长批评了他一番。他原以为毛主席对他的印象一定大打折扣了,可没想到的是,主席却认为他的行为很正确,这说明警惕性很高。
得到主席的夸奖之后,周昆劲头更足了,在战场上十分的勇猛。在同年的下半年攻打白沙的战斗中,周昆表现不俗,很快便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在行军过程中,毛主席发现他能力强、有知识还不怕牺牲,所以心里起了想要好好培养他的心思。
没过多久,周昆便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不但成为了一名排长,更是成功入党。他跟着大部队前往井冈山并成功会师,之后便被升为连长。
在这之后,周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被毛主席等领导高度认可。他不但成为了林帅手下的三员大将之一,还多次担任师长一职。
七七事变爆发后,周昆被任命为115的参谋长,在平型关大捷中,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再次让众人对周昆刮目相看。
原本按照这个状态,周昆的成就绝不会小,可是在1938年初时他开的一次会,却让他发生了转变。
那是一月份,周昆奉命去武汉参加一张全国性的参谋长会议,主要就是为了分享战场上的经验和教训的。
在会议上,周昆和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开展了深刻交流。会议结束后,他便打道回府,在路过临汾的时候,和彭老总、左权同志会合了。
在汇报情况的时候,周昆言语间夹杂了许多不满,这让彭老总大发雷霆。
“我去领零用,办事处的才给两块钱......都是打仗的,凭什么国民党的官儿就坐汽车、住公馆,咱们这边却就抠抠搜搜的,身上连个小钱都没有......”
周昆嘟嘟囔囔的话将彭老总气得不轻,当即就拍起了桌子,对着他大吼。
“胡说!那是国民党,你是共产党!要是我碰上你这样的,一个铜板都没有!”
周昆被吼的一哆嗦,可是却并没有止住话茬儿,还继续还嘴,气的彭老总又骂了他一顿。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这之后,周昆竟然在返回驻地的时候,将在临汾领走的115师的6万军饷给一分两份,一半让警卫员挡回去,一半自己带走了,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我军战士们找了很久,可是就是没有发现周昆的行综,一时间,周昆的去向让战士们议论纷纷。
对于他的去向,有人猜测他可能是带着钱投靠了日军,可是这个说法一出,就很快被推翻了。毕竟如果他真的投靠了敌军,又为何要留下3万的军饷呢?
第二种猜测就是周昆投靠了国民党,这其实也不对,理由和上一种猜测一样,虽然当时国共合作,可实际上还是两个阵营,没必要还留下钱让我军使用。
这两种猜测被否定,还有一个最直观的原因,那就是,不论周昆投靠日军还是国民党,他绝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周昆的军事能力哪一方都看得见,如果他真的投靠了这两方的其中一方,都会传出不利于我军的消息。
日军为了消弱我军的士气,会大肆宣扬周昆的投靠;国民党为了多招纳人才,会开始以周昆为例抹黑我党。
可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两方都没有有这样的举动,那么就剩下两种情况了,一个是拿了钱躲起来过日子潜逃了,还有一个就是回临汾的时候被人所害。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很有可能,不过大部分人会倾向于最后一种说法,因为周昆如果是见财起意或者贪生怕死,他就不会在之前的战斗中那么勇猛无畏了。
不过也有人表示,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国民党的奢靡无度,又对比我军的待遇,心里产生了不平衡,却也没有想要背叛革命,和彭老总理论之后,心里仍然迷茫,所以离开了。
对于周昆的去处,众说纷纭,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他确实在革命中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可是因为他的出走,我军为了稳定军心,只能给与他携款潜逃、开除党籍的处分。
结语周昆在战场上是个确确实实的英雄,可是因为国共两党的反差,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不过他携款潜逃是事实,也正因如此,他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