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太祖、太宗是北宋的创业皇帝,二人以接力赛的形式初步完成了统一大业,光义也以一统的军功坐稳了皇位。但事实却是,光义的军功,更多是运气使然,是吃了时代的红利。
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六日,随着北汉国主刘继元的投降,宋军拔掉了五代割据政权的最后一颗钉子,初步统一了天下。这是宋太宗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凭借攻灭北汉的军功,他终于坐稳了皇位。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北宋攻灭北汉和灭掉荆南、南汉这样的军阀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五代政权除了朱温的后梁王朝,都是出自于河东集团,而河东集团之所以能屡屡问鼎汴京,又是因为其具备武力优势。
这就是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至死都没能灭掉北汉的核心原因。所以,光义能够拔掉北汉这颗硬钉子,本身就意义非凡。
但是吧,要是没有世宗和太祖对北汉的连续打击和蚕食,光义也不可能顺利灭掉北汉。很明显,光义的军功有运气的成分。
开宝九年(976),太祖赵匡胤驾崩,晋王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由于太祖驾崩非常蹊跷,而光义又是以皇弟的身份登上帝位的,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登基的合法性,他就必须得发动战争、积累军功以稳固皇权。
另外,北宋是从五代军人专政的乱世中走来,藩镇冲击皇权的历史惯性依然存在,光义虽然有年龄优势,又在开封府尹的位置上经营多年有自己的核心班底,但如果没有军功的加持,他依然没有底气坐稳皇位,即使太祖生前已经通过一套组合拳成功削藩。
在初步稳定局势之后,光义就对弟弟赵廷美说:“太原,我必须要拿下。”
可见,攻灭北汉首先是宋太宗出于稳固皇权的需要。
其次,攻灭北汉也是统一的需要。北汉算是后周的遗留问题,是中原王朝地方势力和朝廷分裂局面的持续,所以,北宋要想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也必须拔掉这颗钉子,否则,会永远面临合法性的质疑。
就像当年的蜀汉,北伐是解决其合法性问题的唯一途径。
再说,攻灭北汉,也是生存危机的倒逼。石敬瑭将幽云送给了契丹,导致中原王朝失去了战略屏障,时刻处在游牧势力的威胁之下。如今,太原又处于割据状态,还和契丹是联盟关系,这就更让定都汴梁的北宋毫无安全感。
太祖时,之所以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只是想暂时保存北汉这个战略缓冲区避免和契丹的短兵相接,如今,四海一统,北宋就必须拿下太原,以太原作为防御契丹的前沿阵地。
太祖所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更适合北汉。
可见,不管对于北宋王朝还是对于光义个人,攻灭北汉都是必选项。
北汉继承了河东集团的武力优势 图源/剧照
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在一切准备妥当之际,光义召开了御前会议,讨论出兵北汉的可行性。虽说是讨论,实际上是为了统一思想,因为,光义出兵北汉的意志是既定的。
当时,大宋文官和武将的态度是完全对立:枢密使曹彬表示赞同;宰相薛居正强烈反对。
薛居正反对的理由是:“太原城非常坚固,周世宗和宋太祖两位雄主都没有将其啃下就已经说明了攻灭北汉的难度。河东军的战斗力也太强悍,根本不好对付。再说,北汉还有辽国的军事援助,宋军根本不能同时应对北汉和辽国这两个强敌。”
太原城防坚固、河东军战斗力彪悍、北汉有辽国的军事援助,是大宋文官系统反对光义决策的理由。
一句话,不能将帝国置于巨大的不确定中。
薛居正的话其实也是对光义军事水平的质疑,认为周世宗和宋太祖都啃不下的骨头,光义这位军事小白就更不用提了。就像当年冯道对新即位的世宗皇帝的质疑一样。
这些还都只是表面原因,薛居正反对态度的背后其实是大宋的文武之争,文官集团忌惮武将通过积累军功掌握了朝廷的话语权,打破了太祖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设计。
同时,文官集团也怕光义凭借军功强化皇权,那样,就会稀释他们对皇权的影响力。
总之,一场战争就能将北宋的权力斗争一镜到底看得清清楚楚。
基于此,光义就更得攻灭北汉。而且,只能成功。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光义通过攻灭北汉初步完成了帝国的统一,同时稳固了皇权。
但绝对不能以攻灭北汉为指标就肯定光义的军事能力,因为,光义面对的北汉和周世宗、宋太祖当年面对的河东势力还是有区别的:周世宗、宋太祖时期的北汉,是继承了后汉河东势力的精锐,武力值拉满;光义时期的北汉,领土内缩,经济凋敝,已经是独木难支。
周世宗和宋太祖之所以没能灭掉北汉,就是因为北汉继承了后汉王朝河东势力的精锐,加上太原城防坚固,所以就始终没能将其拿下。
但世宗和太祖却以中原的经济优势极大消耗了北汉本就脆弱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北汉还要每年向辽国输送利益以维持联盟关系,北汉在光义时代已经处于财政崩溃的边缘。
本质来说,北汉不是亡于北宋的武力输出,而是亡于财政崩溃。
再加上世宗和太祖对北汉土地的连续蚕食和民力的掠夺,北汉的国力就更是断崖式下跌。比如,太祖曾经将雁门关以北的老百姓强制性迁移到了黄河和洛水之间。
领土内缩,人口减少,意味着北汉能够征收的赋税就越来越少,能够动员的兵力也越来越有限,国力呈断崖式下跌的趋势。
也就是说,周世宗和宋太祖打的其实是消耗战,是以蚕食战略来解决北汉问题。当光义即位时,北汉已经很难抵抗中原王朝的大型进攻。
就像秦国当年,昭襄王、庄襄王极大蚕食了六国的领土、消耗了六国的实力,始皇刚好处于收尾的阶段,完成了一统的大业。
如今,光义也是一个收尾者的角色,属于顺势而为,其功业是周世宗和太祖皇帝给打下的基础。
再加上北宋通过剪灭南方群雄,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光义攻灭北汉完全是以强大的经济优势对贫瘠的北汉进行降维打击,结果根本没有任何悬念。
但就是在如此优势面前,光义对北汉的战争依然打了四个月之久,最后还是北汉国主刘继元主动投降的。
这就说明,宋军攻灭北汉是以北宋的国力耗死对方的,光义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展现出任何军事能力。即使是一个庸主,手拿光义的好牌,也能灭掉北汉。
光义在攻灭北汉的过程中所起的唯一作用是,他通过御驾亲征的方式防止了领兵大将挟战胜之功冲击汴梁皇权的可能,避免了北宋成为后宋王朝,使天下持续陷入军人专政的乱局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光义对历史还是有功的。
但光义的军功也在攻灭北汉之后封顶,因为,接下来他连续两次北伐契丹收复幽云的军事行动都失败了,自己差一点还上了阵亡名单。
北伐失败验证了光义的真实军事水平,攻灭北汉,只是吃了时代的红利而已。
而且,在统一这件事上,光义也只是解决了北汉问题,福建的陈洪进、吴越的钱俶都是主动纳土归降的:
太平兴国三年(978)四月,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主动将辖区内的二州,十四县,共计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户的领地献给了大宋;五月,吴越国主钱俶也将辖区内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共计五十五万六百余户口的领土献给了大宋。
没办法,在荆南、湘楚、江东、广南等势力已经相继被大宋兼并的情况下,陈洪进和钱俶其实没得选,只能走主动归降这条路,这也是太祖生前不急着对两地用兵的原因,就是等他们主动来献土。
光义又是吃了时代的红利。
对于北汉,要不是太祖突然驾崩,也是能顺利将其解决的,因为,太祖当时已经移兵北方,北汉的灭亡就在旦夕之间。
太祖生前已经在给灭汉战争收尾 图源/剧照
但就恰恰在这个时间点,太祖驾崩。光义的运气简直不要太好。
可话又说回来,光义毕竟继承了太祖的遗志统一了天下,而且,在削藩这件事上他也对太祖的削藩大业进行了完美收尾:
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光义下诏,禁止边将以贸易的手段充实辖区的财政,彻底断了节度使的财权。同时,严禁节度使在辖区内搞裙带关系,垄断地方权力。
那些节度使们的子弟也被光义召进了汴京充任禁军,以达到钳制藩镇的目的。
接着,光义又进一步削除了与节度使关联的支郡,大大弱化了藩镇的实力。同时,光义还罢免了一批节度使,如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等。
那些被朝廷派到各地的知州、通判等官员也是光义钳制藩镇的一把利器。
当年,因为天下尚未统一,太祖出于用兵的需要,削藩并不彻底,东北和西北的节度使依然是强藩。
还有,杯酒释兵权本质上解决的只是禁军问题,那些禁军将领许多都被下放到了地方出任节度使,地方藩镇依然是大宋的一个痼疾。
在天下初步一统的情况下,赵宋官家就有必要继续进行削藩,尤其是光义这种严重缺乏军功的皇帝。于是就有了太宗时代的进一步削藩。
也就是说,光义不仅在统一这件事上是太祖的接棒人,在削藩这件事上,也是太祖的继承者,能够完成初步的统一,并将削藩这件事做彻底,光义也算是太祖的合格接班者。
只是,在面对契丹问题时,光义确实是误判了形势,也错估了自己的能力。
只能说,文治是光义的长处,武功是他的短板。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