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图丨@Hello澍先生
原创 : 誰最中國
除了文化和历史,最有一方水土的特色,也最让当地人骄傲的,应该就是美食了。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是四川人从东晋就钻研辛辣之味的大成之作。一口麻辣,吃的不光是蜀地的滋味,还有这里的人文和历史。北方菜的代表「鲁菜」,堪称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最见功力的菜系。不仅咸鲜之味独步天下,其雍容华贵、中正大气的气度,也可窥见山东的底蕴与风骨。发源于扬州、淮安的「淮扬菜」,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赞誉。水乡的清婉,孕育出了返璞归真的特色,再配上师傅细腻、雅致的刀工,一道佳肴不亚于一处山水。
可还有些美食,不知是魅力太大,还是可塑性太强。背井离乡之后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倒在各地开枝散叶、生根发芽。这些如今哪里都有,哪里又都不落下风的美食,全国都不争。所以渐渐地,它们就成了连接每个中国人的独特记忆。有一类全国都不争的美食,可谓“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或许是味道和形状都趋于完美,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竟然征服了全国老百姓挑剔的味蕾,被原汁原味的保存和继承了下来。第一道主食,咱们先看这盆快出锅的油条。早在南北朝时期,贾思勰就在《齐民要术》中记载过油炸的烹饪方法,可想要溯源油条,还得回到南宋时期的临安府(今杭州)。相传,当时宰相秦桧害死岳飞,引发了民怨。一位做烧饼的师傅为了泄愤,捏出秦桧和王氏两个面人,粘在一起扔进了油锅里。这个信手拈来的食物,算是顺应了大众情绪,当时就是临安府的顶流。后来大家又发现它价格低廉、味道好吃、做法方便,还容易携带。于是带着它走向大江南北,并且落地生根。如今,油条已经遍布中国的每个角落。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称其为「馃子」,老河北称「麻糖」,山西称「麻叶」,安徽一些地区称「油馍」,广州及周边地区称「油炸鬼」,潮汕等地称「油炸果」,浙江有「天罗筋」的叫法。别看名称各异,可油条本身「青山不改」,仍保留了南宋时临安府的旧时模样。在大大小小的早餐摊上,两条面团在油锅中越来越膨胀,颜色越来越金黄。捞出来控干油,空气中飘飞的香味,不仅唤醒了城市的每个人,更串联起了不同地区共同的味道。第二道,咱们来一屉刚出锅的小笼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在东京汴梁(今开封)有七十多家酒店,其中「王楼」售卖过一种名为「山洞梅花包子」的汤包。民俗专家考证,这种包子应该就是现代小笼包的「祖宗」,它们随衣冠南渡,在江南落地生根,并且和这里的汤包结合,终于在清朝道光年间,蒸出了这道传承至今的美食。今天在杭州、上海一带,小笼包已经是扎根在当地文化和老百姓心中,并且留下了「南翔小笼包」「知味观」等百年老字号。咱们爱吃、会吃的中国人,怎么可能遗漏如此美食呢?靠着表皮软糯的「碳水」加上里面肉香四溢的「蛋白质」和「脂肪」,小笼包清朝时就在东北、天津、开封等全国各个地区开枝散叶。更难得的是,一屉看着普通的小笼包,竟然征服了每个地方的味蕾,皮薄卤足、鲜香美味的本色一直未改。哪怕到了众口难调的当下,它还是屹立不倒,甚至与油条一同挤进了中国早餐界的「神坛」。最后一道,必须来个应时应景的烤红薯。和上面两种美味不同,烤红薯的食材,直到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才由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带回中国。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当时的中国处于「明清小冰期」,天气寒冷,五谷歉收,百姓生活贫苦。适应性强的红薯,与中国的沃土可谓一见如故,产量高达“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而且吃起来相当可口:“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所以迅速在各地推广。随着食材的传播,各地研究出了不同的吃法,但最美味的食物,往往诞生于不经意间。大概是一日秋收过后,农民伯伯顺手将红薯扔进了还未燃尽,带着些火星的煤灰中。在高温的浸润下,红薯发生剧变,烧黑的表皮里面竟红得发橘、甜得流油。这口又甜又暖的美食,借着红薯本身的普及,在全国传开。后来又经过台湾街头小吃在形式和工具上的升级,被推到了每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小红书@D鹿鹿过去,红薯救活了不计其数黎民百姓,堪称古代贸易史上最重要的成果。如今,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后,它又作为一个载体,承载了每个中国人对冬天的感受和回忆。另一种不争的美食,天赋不算上乘,也没有上述几位「青山不改」的霸气,可也有不俗的天赋。它们在传播过程中,本味渐渐模糊,却与当地的风味和形式结合,再造出了另一种全国都有,但又不争的美食。第一位,先请出重量级嘉宾——火锅。火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到了汉代已经发展成熟,在西汉海昏侯墓中,便出土了火锅的实物。至于火锅的故乡,如今已无从考证,声称自己是起源地的重庆和四川,都拿不出实质证据。好在对于最具中国特色的美食,历朝历代留下了大量文物和文字记载。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美食地图,图中的每一处的沟壑,都写满了我们对火锅的热爱。据「谁最中国」的不完全统计,当下声名赫赫的火锅多达十余种。其中潮汕牛肉火锅、老北京涮羊肉火锅、重庆火锅、四川火锅、粤式海鲜打边炉、海南糟粕醋火锅、东北酸菜白肉火锅、云南野生菌火锅、贵州酸汤鱼火锅各有特色,也极具当地美食的风格。或许它们的味道和食材,外地人会稍感陌生,但火锅中不变的水花和热浪,以及空气中温暖、舒适的气氛,还是能翻腾起所有人脑海深处的食欲。所谓“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这份中国人基因中共通的感受,或许正是我们如此热爱火锅的原因。同样名扬四海的麻辣烫不遑多让。起源于四川乐山的这道美食,最初由船工和纤夫创造。他们行舟于水面之上,有时饿了,就垒起石块,支起瓦罐,舀上几瓢江水。再将手边的任意食材,配上随身携带的海椒和花椒一起放进锅里,最早的麻辣烫便在江边升腾起来。做法足够简单,却足够美味、抗饿。而且吃的时间长了,还有驱寒、袪湿的奇效。码头小贩听说后,便开始升级菜品和锅具,推着它走向陆地,成了乐山最亲民的美食之一。
作为火锅的变种,麻辣烫少了些仪式感,却更方便和简单,再加上物美价廉,所以随着香气的扩散,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到了百姓口味重,且盛产辣椒和花椒的天水,麻辣烫的色泽更诱人,味道也更麻辣鲜香。前不久,一碗天水麻辣烫,就吸引了全国无数食客。到了不贪辣的东北,麻辣的汤底改为牛骨、猪骨熬制出的高汤,调料也由辣椒变为突出香味的麻酱。出圈的抚顺麻辣烫,也是北方必打卡的美味之一。别看麻辣烫制作简单,但一整碗自己最爱的食材,以及不亚于火锅的烟火气,其实暗藏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它能在全国扎根,靠的绝不只是味道。除了上述几道大菜,豆腐脑、粽子以及节日限定的饺子、汤圆,虽然口味有南北之争,却也是全国不争的美食。我们追溯这些食物的来路和归途时,发现它们似乎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精神不谋而合。那些灵光乍现后迸发的思想,与山水之中的诗意,是古人的精神安慰。而美食的发明与传播,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存本能、生活智慧,也寄托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它们一同在物资匮乏,运输缓慢的古代,撑起了中华的精神与肉体,让华夏文明有着永不断绝的脊梁。图片丨@Hello澍先生品味这些食物时,总想着它们在各地区、民族间流传的过程,像极了一江春水。温润的外表下,是汹涌澎湃的能量。它们流淌在城市之间,从不争先,争的是川流不息、滔滔不绝。
山西的麻叶和麻花类似,用的材料几乎一样,就是形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