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在1924年初投考黄埔军校时,还不满23岁,当时他因为宣传进步思想而被川至
徐向前在1924年初投考黄埔军校时,还不满23岁,当时他因为宣传进步思想而被川至中学辞退,于是跑到太原自谋出路。在太原街头,徐向前遇到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的一个校友,校友对他说:“你愿意去上海吗?徐向前问:“到那儿去做...
正面战场:吕公良血战许昌!吕公良,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28集团军
吕公良,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28集团军暂编第15军新编第29师中将师长,许昌警备司令。1944年5月2日,许昌城破,日军发现了受伤倒地的吕公良将军,他们想活捉立功,于是用中国话高喊:"投降,投降!在生命的最后...
俞济时和刘畴西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有同窗之谊。俞济时在劝降老同学未果后,将他
俞济时和刘畴西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有同窗之谊。俞济时在劝降老同学未果后,将他杀害于南昌市百花洲下沙窝刑场。刘畴西时年38岁,在临刑前,连一顿饱饭都没有吃到。
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他性格活泼幽默,在黄埔老师和同学里人缘很好。有一次,他坐
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他性格活泼幽默,在黄埔老师和同学里人缘很好。有一次,他坐火车出行,正好遇到当年的黄埔教官钱大钧。这时钱大钧已经是国军第13军的军长,兼任“剿匪”指挥官。两人实属死对头。但是,钱大钧没有为难...
尔朱荣确实打仗很厉害,军事能力排到北朝第一,手下也人才济济,尔朱军校培养出了东、
尔朱荣确实打仗很厉害,军事能力排到北朝第一,手下也人才济济,尔朱军校培养出了东、西魏建国立业的一整套完整的班底,可问题是,当时以他的资源和权势,还需要他本人亲自去打仗吗?完全不需要。在北朝那个动荡的时代,尔朱荣...
刘峙从军校毕业驻军湖南时,和一个女子厮混,并有了一个儿子。后来,刘峙在返回江西老
刘峙从军校毕业驻军湖南时,和一个女子厮混,并有了一个儿子。后来,刘峙在返回江西老家时,对妓女和儿子不闻不问,此后也再未派人联系。刘峙抛弃“露水夫人”和儿子,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已经结婚,妻子杨氏极为凶悍,即使...
韩国瑜自己发文,贴出他年轻时的当兵照表示,他从18岁到凤山念军校,以身为军人子弟
韩国瑜自己发文,贴出他年轻时的当兵照表示,他从18岁到凤山念军校,以身为军人子弟为荣。不过话说回来,真不习惯他有头发的样子。感觉那个帽子的作用不是为了这头秀发。
据说这张合影拍摄于1960年,周总理夫妇邀请杜聿明,王耀武等黄浦军校师生小聚后合
据说这张合影拍摄于1960年,周总理夫妇邀请杜聿明,王耀武等黄浦军校师生小聚后合影的。你知道都是谁吗?反正我认识周总理,其他的人,不认识。
1949年9月17日,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人去楼空。一辆黑色的小车径直驶入军校,停在
1949年9月17日,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人去楼空。一辆黑色的小车径直驶入军校,停在了当年的教学大楼前,从小车中走下两个中年人来。为首穿将军服的看着破败的小楼和杂草丛生的操场说:“经扶,多年未回来了,没想到学校竟破落到这个...
二十多年前,我在南京的一所军校攻读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学校的一位女干
二十多年前,我在南京的一所军校攻读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学校的一位女干部,她姓齐,是机关干事。当时我住在教职工的筒子楼宿舍,她就住在我的对门。齐干事的老家在南京附近的某个县城。刚认识她的时候,偶尔会...
柬埔寨的局势最近有些恶化,洪二在母校西点军校的情谊出卖了国家利益,卖国贼的帽子也
柬埔寨的局势最近有些恶化,洪二在母校西点军校的情谊出卖了国家利益,卖国贼的帽子也就戴上了。他和洪森父子一样令人失望,他们自称贵族,实际上却依附于外部势力,不知道真正的贵族应该独立自强还是敬畏上帝。真正的贵族不会...
宋美龄和宋庆龄的一张合影!一个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一个是黄埔军校校长夫人!
宋美龄和宋庆龄的一张合影!一个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一个是黄埔军校校长夫人!宋美龄和宋庆龄的一张合影!一个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一个是黄埔军校校长夫人!来源:雨后清新阁 发表时间:2025/01/25 19:30:34
蒋介石当黄埔军校校长时,时常找学生到他的办公室见面谈话,看看长相,听听回话,问问
蒋介石当黄埔军校校长时,时常找学生到他的办公室见面谈话,看看长相,听听回话,问问打算,估摸心理,以此来确定此人有无培养前途,确定与自己的亲疏关系。徐向前当年也被蒋介石找到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性腼腆,一口山西口音...
在孙中山晚年时,为什么蒋介石能够得到重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这样的要职呢?时间回
在孙中山晚年时,为什么蒋介石能够得到重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这样的要职呢?时间回到1920年代初,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变革的乱时候。孙中山带着国民党的人们,一门心思想要打倒北洋军阀,建个民主共和国。可是,这条路走得不...
1924年春,宋时轮与左权怀揣梦想,结伴南下广州,志在报考黄埔军校。然而,路费短
1924年春,宋时轮与左权怀揣梦想,结伴南下广州,志在报考黄埔军校。然而,路费短缺使宋时轮无奈放弃,返回家乡筹款。左权则顺利抵达广州,成功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宋时轮因病延误,直至次年才抵达广州,终得偿所愿,进入黄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