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田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2024-09-03 06:31:20

营田的汉语大词典是:(1).经营田产;购置田地。《宋书·良吏传·江秉之》:“人有劝其营田者,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梁书·处士传·何胤》:“山侧营田二顷,讲隙从生徒游之。”(2).即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南齐书·垣崇祖传》:“卿视吾是守江东而已邪?所少者食,卿但努力营田,自然平殄残丑。”宋范仲淹《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更选差朝臣四人……专管本路税赋课利及图回营田等事。”《文献通考·田赋七》:“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固有异制。咸平中,襄州营田,既调夫矣,又取邻州之兵,是营田不独以民也。熙丰间,边州营屯,不限兵民,皆取给用,是屯田不独以兵也。”(3).屯田制之耕作地。《通典·食货二》:“诸营田若五十顷外更有地剩配丁牛者,所收斛斗皆准顷亩。”《新唐书·薛珏传》:“初,州有营田。”。

营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营田详细内容】

营田营田即“屯田”。北魏宣武帝时(500—503)命范绍为西道6州营田大使,实即“屯田大使”,因此屯田也称营田。唐代后期,内地设置很多屯田区,人们多将屯田称为营田。唐各道设营田使,州县设营田务,管理营田。宋承唐制,设营田大使、营田使,管理营田事务。唐、宋时,多称军屯为屯田,民屯为营田。元、明、清各代通称屯田,少有营田之称。

二、综合释义

经营田产;购置田地。《宋书·良吏传·江秉之》:“人有劝其营田者,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梁书·处士传·何胤》:“山侧营田二顷,讲隙从生徒游之。”即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南齐书·垣崇祖传》:“卿视吾是守江东而已邪?所少者食,卿但努力营田,自然平殄残丑。”宋范仲淹《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更选差朝臣四人……专管本路税赋课利及图回营田等事。”《文献通考·田赋七》:“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固有异制。咸平中,襄州营田,既调夫矣,又取邻州之兵,是营田不独以民也。熙丰间,边州营屯,不限兵民,皆取给用,是屯田不独以兵也。”屯田制之耕作地。《通典·食货二》:“诸营田若五十顷外更有地剩配丁牛者,所收斛斗皆準顷亩。”《新唐书·薛珏传》:“初,州有营田。”营田[yíngtián]经营农事。《新唐书.卷一一一.张俭传》:「大教民营田,收谷数十万斛。」公家集聚流民,供给住宿以耕种田地的一种屯田制度。《文献通考.卷七.田赋考.屯田》:「营田者,募民耕之,而分里筑室。」屯田的田地。《新唐书.卷一四三.薛珏传》:「初,州有营田,宰相遥领使,而刺史得专达。」

三、国语辞典

经营农事。营田[yíngtián]⒈经营农事。引《新唐书·卷一一一·张俭传》:「大教民营田,收谷数十万斛。」⒉公家集聚流民,供给住宿以耕种田地的一种屯田制度。引《文献通考·卷七·田赋考·屯田》:「营田者,募民耕之,而分里筑室。」⒊屯田的田地。引《新唐书·卷一四三·薛珏传》:「初,州有营田,宰相遥领使,而刺史得专达。」

四、其他释义

1.经营田产;购置田地。2.即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3.屯田制之耕作地。

五、关于营田的造句

1、傅崧卿以吏部待郎为淮东抚谕使,采访民间利病,及措置营田等事。

2、屯兵营田,地主的庄园、漕运的驿栈、仓库,以至皇帝游览的湖淀和行宫,供应皇家的果园、菜庄和牛羊牧场等等,无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3、于是修城郭,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

4、以前大同军及云朔都防御营田供军等使李珰检校左散骑常侍、丰州刺史,充天德军丰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

5、但李茂也低估了李方在营田系统内的实力,被抓之人虽多,却没有一个肯吐口配合,郑早飞等人固然一言不发,下面的判官支使们也暗中订立了攻守同盟。

6、以前大同军及云朔都防御营田供军等使李珰检校左散骑常侍、丰州刺史,充天德军丰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六、关于营田的诗词

>  >  >  >  >  >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营田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