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言的基础解释是:言辞是用来表达想法的,既然已经知道了,就不用再说什么了。后比喻互相心里都知道,不用明着说。
得意忘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得意忘言详细内容】
⒈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引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南朝梁吴均《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⒉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引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二:“唐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二、汉语大词典
(1).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南朝梁吴均《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二:“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三、国语辞典
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得意忘言[déyìwàngyán]⒈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引《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成语解释得意忘言
四、其他释义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五、关于得意忘言的近义词
心照不宣
六、关于得意忘言的成语
得意忘言 得意忘形 得意忘象 忘象得意 得意忘筌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得意忘言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