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词语意思是什么

2024-09-02 18:45:34

行香的解释是: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明·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行香[xíngxiāng]⒈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明·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

行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行香详细内容】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庙宇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寺院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庙宇守等。亥时一过,赶紧烧香,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庙宇拜殿神,主要祈祷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庙宇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祈祷灵验,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

二、汉语大词典

(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南史·王僧达传》:“先是,何尚之致仕,复膺朝命,于宅设八关斋,大集朝士,自行香。”唐张籍《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忌日,两京大寺各二,以散斋僧尼。文武五品已上,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而退。”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行香起于后魏及江左齐梁间。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唐初因之。文宗朝,崔蠡奏设斋行香,事无经据,乃罢。宣宗复释教,行其仪。朱梁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石晋天禧中,窦正固奉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即为规式。国朝至今因之。”《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日,爱子王雱病疽而死,荆公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荆公亲自行香拜表。”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僧道法事有行香。姚宽《西溪丛语》谓起于后魏及江左齐梁间,初以香末散行为行香。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坛中及街市,至今皆然。案释氏《贤愚经》:‘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此香末散行之行香也。《唐会要》:‘开成五年四月,中书门下奏天下州府每年常设降诞斋,行香后令以素食宴乐。’此持炉巡行之行香也。”《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吃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忏,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才散了。”《红楼梦》第一○二回:“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克非《春潮急》三三:“‘走快点哇!’妻子掉的太远,他停下来催促,‘又不是在“行香”!’”(2).明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行香讲书已过,便张告示,先考府学及天台、临海两县。”清赵翼《陔馀丛考·行香》:“外省文武官每朔望向文武庙行香……朔望朝拜亦是旧制,而与行香为两事。王棠《知新录》谓洪武十七年诏,朔望日郡县官以下诣学行香,则朔望朝拜及行香并为一事,乃洪武制。”《中国现在记》第五回:“不多几日,早到了黄梅县地界,早有书差办下一座公馆,看了九月十四辰时接印。一切行香、巡城、放告,都是照例公事,不在话下。”

三、国语辞典

礼佛的仪式。始于南北朝,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为持香炉绕行道场或街市。至明清时则指官吏上任或遇朔望时,入庙焚香叩拜的仪式。行香[xíngxiāng]⒈礼佛的仪式。始于南北朝,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为持香炉绕行道场或街市。至明清时则指官吏上任或遇朔望时,入庙焚香叩拜的仪式。引《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本县虽与宣尉司表里,衙门常规,长官行香后,先去看望他,他才答礼,彼此酒礼往来。」

四、其他释义

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2.明清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

五、关于行香的词语

行行重行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王贵与李香香  行香子  行香挂牌

六、关于行香的诗句

心香*起唱行香  行香拜表为公事  拜表行香尽不知  庙下春行香雾合  庙下春行香雾合  两行香泪湿红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行香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