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藜蒿炒腊肉的特点 藜蒿炒腊肉做法

2024-09-02 06:27:35

藜蒿炒腊肉做法

食材:腊肉(肥三瘦七)300克,藜蒿根300克,韭菜150克,熟猪油50克,精盐1克,新鲜辣椒15克。

做法:

1、将腊肉用温水洗净,剔去皮,盛入瓦钵内,上笼蒸30分钟取出,将肥、瘦肉分别切成5厘米长、0.7厘米宽、0.3厘米厚的条。

2、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净后,切成4厘米长的条。红干椒切成细末。

3、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先下肥腊肉和蒸腊肉的原汁,炒几下。

4、加入藜蒿根,韭菜和新鲜辣椒未煽炒,接着放入精盐,继续炒1分钟。

5、再下瘦腊肉合炒,淋入清水,焖2分钟,待收干水,盛入盘中即成。

南昌藜蒿炒腊肉的特点

藜蒿本身是鄱阳湖的普通水草,这道菜最早是生活在鄱阳湖边的渔民发明的,因其烹饪后具有一股特殊的水草清香,慢慢传入南昌百姓的餐桌,成为南昌的一道名菜。它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润”的特点,被入选“十大赣菜”之一。主料藜蒿主产自鄱阳湖沿岸一带。2008年入选“奥运菜单”,2014年入选“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也难怪上至宾馆酒楼,下至酒家排档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选,是必备的一道压轴菜。

藜蒿是一种野生植物,多生长在湖边的草滩上,自古采食,用以渡荒,至今仍作野菜。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微毒,可清热、利湿、杀虫。每年阳春三月,也是藜蒿盛产的季节。在《神农本草经》中,藜蒿被列为野蔬上品。用藜蒿炒腊肉,是每个江西人都爱吃的一道家常野菜,一直享有“登盘香脆嫩,风味冠春蔬”的美誉。

腊肉金黄,藜蒿青绿,脆嫩爽口,醇香柔润,且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道诱惑着食欲。食后有开胃理气、神清气爽的功效。藜蒿根部呈白色,较粗壮,味清香,取其根与腊肉合炒,腊肉咸香柔软,藜蒿脆嫩香甜,民间风味突出。在江西有句话人们耳熟能详—“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

藜蒿炒腊肉的价值功效

藜蒿属菊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的生命力极强,繁殖力特快。其含有多种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纤维素、芳香脂等,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助消化等功效。

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元素。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藜蒿炒腊肉的历史渊源

故事一:

关于藜蒿炒腊肉的历史渊源,人们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有名的说法之一是: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曾在鄱阳湖周边对战十八载春秋。一年春天,朱元璋被陈友谅的水军围困于康山草洲(与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交界处),半个月过去,船上所携带的蔬菜全吃光了。朱元璋数天未食蔬菜,食欲大减,人也日渐消瘦。伙头军着急之际,忽然发现草洲上生长着一种碧绿的野草,便随手扯了一根嫩茎嚼了一下,立时觉得满口生香,清脆爽口。伙头军灵机一动,采摘了许多野草,去其叶,择其茎,与军中仅剩的一块腊肉皮同炒。当这道香飘四溢的野蔬端上桌后,朱元璋食指大动,吃后连声叫好,精神振奋,后来一举挫败了敌军。朱元璋大喜,遂赐名此草为藜蒿。

故事二:

据传晋代道教师和治水名家许逊本是南昌人,曾任旌阳县令,后弃官返里。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许逊便决心为民治水,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一年开春,他来到彭蠡湖区一个地势高峻的孤岛探察地形,突遇狂风暴雨,湖水迅涨,被围困在岛上好几天,不得外援。当时,他所带干粮的几乎全部吃光,只余下一点腊肉。饥寒交迫中,许逊突然发现岛上长满了一丛丛的藜蒿草,一望无边,他想,要是这草能吃就好了。于是,他随手摘取了一些嫩茎,试着与剩下的一点腊肉烹制,谁知,这藜蒿不仅能吃,且清香扑鼻,脆嫩可口。

警惕藜蒿与血吸虫感染

一般来说在菜市场买藜蒿是不会感染血吸虫的,当然也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因为市场上出售的藜蒿,一般都是采摘后,先放在家里闷几天,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中途还有运输的过程,这些过程容易导致血吸虫尾蚴死亡。尾蚴寿命很短,而且环境温度越高,寿命越短。尾蚴不耐热,在60℃的水中立即死亡。

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在鄱阳湖裸手采摘藜蒿的时候就千万要小心,只要有一点点水,假如里面有血吸虫尾蚴,就很容易感染血吸虫的。所以切记在鄱阳湖采摘藜蒿时要尽量在无水的区域且戴好防护手套,以免感染血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