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和堡没有太大区别,二者常常是一起使用,即为碉堡,碉堡的意思是古代军事上的专有名词,具有端口或洞口的防御性结构,防御者可以通过这些端口或枪口直接射击。整体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具有极高的防御强度,可以起到容纳和保护里面的人员的作用,也被用作驻军处。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碉堡具有端口或洞口的防御性结构防御者可以通过这些端口或洞口直接射击。整体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具有极高的防御强度,可以起到容纳和保护里面的人员的作用,也被用作驻军处。
碉: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
堡:通常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垒、暗堡、地堡、城堡。
极难攻克的战争堡垒
二战时期,碉堡被广泛运用于各大战场中。碉堡是一种防御性的军事设施,由砖石、混凝土以及钢铁修建而成。
当时的碉堡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狭义上的碉堡,外表上看较为低矮隐蔽;第二种又叫炮楼,相对较高,能够观察到远方;最后一种则是占地面积广,类似于城池的要塞。这三类碉堡虽然外表各不相同,但是修建的目的都是最大程度地防御对手的攻击,所以碉堡在最开始建造时,就在防御功能上下了大功夫,极难攻克。
正是由于碉堡的防御功能极强,所以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修建这一防御工事。而最开始大规模修建碉堡的国家,正是法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为了防止德军的入侵,在边界上修建了大量的碉堡,但是由于碉堡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修建,才能确保极高防御性,导致修建一座碉堡的费用极其高昂,所以法国只在法德边界上修建了这一工事。
从1928年到1940年,法国花费了13年的时间,沿着东北部边境,修建起了一个由5800个碉堡组成、长达390公里的防线。因为主持这项工作的是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因此这条防线又叫做马奇诺防线。
在马奇诺防线上,这些碉堡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到了3.5米,即使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也极难击穿。受到法国的影响,日军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也开始在日占领区修建碉堡。
但是与法国不一样的是,日军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建造出防御性能那般出色的碉堡。因此日军在日占区建造的碉堡,并没有像法国修建的这般“厚实”,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些碉堡也拥有将近1米厚度的墙壁。
而同一时期,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相较落后,严重缺乏重武器,更何况在日占区,中国军民就连一般性的武器都很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民单单凭借着手中的步枪,几乎没有可能攻克日军碉堡。
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军在日占区修建了大量的碉堡,试图以此步步为营,防止中国军民的反攻。这一时期,分布在日占区各个交通要道和乡镇的日军碉堡,是中国军民最为头疼的防御工事,往往付出极大的代价也难以攻克。
更何况,碉堡不单单拥有坚固的墙壁,碉堡内部更是暗藏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