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逃避支付劳动者报酬且数额较大,经政府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该罪名为保障劳动者权益而设,需经政府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程序。
法律分析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名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出于维护社会稳定考虑,而将劳动纠纷入罪化处理,因此,必须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的程序,比如劳动行政部门即各级劳动监察大队已向用人单位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向用人单位送达《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法院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民事判决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判决书已生效、信访机关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批转文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拓展延伸
劳动报酬拖欠的法律责任
劳动报酬拖欠是一种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雇主拖欠员工的工资不仅违背了劳动合同的约定,也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报酬拖欠属于违法行为,雇主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主拖欠员工工资超过一个月的,应当支付延迟支付的赔偿金,并可能面临罚款或者其他行政处罚。同时,受害员工也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法院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保障员工的劳动报酬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稳定,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
结语
保障劳动报酬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稳定,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劳动报酬拖欠违反劳动法,侵犯员工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应承担法律责任,支付延迟支付的赔偿金,并可能面临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同时,受害员工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法院诉讼维护权益。政府有关部门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后,如仍不支付,将追究刑事责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设立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