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工资结算时间有何规定?

2024-08-31 15:31:39

离职后工资应在解除合同时一次结清,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扣减。劳动者可要求结清,如拒付可向劳动局申诉或举报。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是劳动者维权的方式。

法律分析

一、离职后工资应该在多久结清

1、在员工依法办理离职还交接手续后,用人单位必须为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即离职证明),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押金和经济补偿是必须结清和退还。

2、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减或者拖欠不退,当事人可以在办理离职手续时要求结清。否则可以去劳动局申诉或者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

3、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辞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维权的方式有哪些

1、申请调解

2、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申请仲裁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提起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离职后工资结算的注意事项

离职后工资结算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确保与雇主协商并清楚了解工资结算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以避免延迟或纠纷。其次,仔细核对离职前的工作时间、加班、假期等相关记录,确保工资计算的准确性。同时,注意查看劳动合同或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离职后的工资结算规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另外,与雇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提供所需的离职手续和相关证明文件,以促进工资结算的顺利进行。最后,如遇到工资结算问题或纠纷,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仲裁机构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离职后的工资结算过程顺利进行,并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离职后工资结算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工资。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劳动者在离职前应与雇主协商明确工资结算的时间和方式,并核对相关记录以确保工资计算准确。同时,了解劳动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自身权益。良好的沟通合作和及时提供离职手续和证明文件也有助于顺利进行工资结算。如遇问题,可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仲裁机构寻求解决方案,确保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