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是壮族的特色,据说,抛绣球与壮族民俗有关。宋代时,抛接彩球的游戏就已是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了。宋代诗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这种彩球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菱形等。它大如拳头,内装实物,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扔抛之下彩带飞舞,耀眼夺目。这种彩球就是以后绣球的雏形。
绣球是由花瓣组成的一个球一样的形状,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寓意每个月都有花开,壮族人民的信仰中,花是壮族生育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广西绣球人们又称之为堆绣绣球,老艺人采用堆绣这个古老的工艺制作而成,且制作工艺繁杂,做工精细,堪称世界上精美的绣球。
据研究,在今靖西旧州,绣球由早期的布囊包变为球状并绣有图案,是因为旧州原是州城所在地,受汉族先进工艺文化影响较大。绣球呈花状球形,一方面是受大自然鸟语花香的陶冶,另一方面与花婆崇拜不无关系。
壮族绣球多以红、黄、绿等暖色调做底及面料,先用布制成花瓣状,并在每瓣上用色线或加上色布绣成壮族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各种图案,然后按6、8或12瓣等合成花球状,在下端系一条五彩的丝坠或重穗子。托物言志,抒发情感,是绣球的重要功能。大体说来,绣球的传统图案主要有花卉果木、祥禽瑞兽、文字符号三大类:一是花卉果木,包括牡丹、菊花、梅花、芭蕉、荔枝等;二是祥禽瑞兽,包括龙、凤、麒麟、仙鹤、十二生肖、青蛙等;三是文字符号,包括“万事如意”、“岁岁平安”、“百年好合”等。其中,花卉果木类题材在绣球的图案纹样中占比最多。
壮族绣球文化在与汉文化的互动中传承和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绣球一直是壮族男女之间传情、定情的信物,由壮族姑娘在闺房完成,有很强的隐私性。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绣球跨越了“私密性”而具有了公共性——抛绣球成为了一项体育运动。
20世纪70年代末,电影《刘三姐》的重演是绣球由“私密性”物品转变为公共物品的另一个推手,电影播出后,绣球被公认为壮族的标志物。改革开放后,绣球被开发成为民族手工艺品,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