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金额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应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和加班费等所有工资范畴的货币性收入。
法律分析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则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应得工资应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和加班费,只要属于工资范畴的货币性收入,都应列入应得工资范畴。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解约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解约涉及到法律规定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提前解除,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其次,一方违反合同约定,严重影响合同履行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此外,劳动者在解除合同时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通常应提前30天。同时,解约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如确认是否有解约赔偿金、是否需要返还培训费用等。总之,劳动合同解约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并在解约过程中注意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合理解约,维护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应计算月工资,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和加班费。劳动合同解约需满足条件,如协商一致或一方严重违约。解约前需提前通知对方,通常为30天。解约时注意保护自身权益,确认解约赔偿金及返还培训费等事项。合法解约,权益有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