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中部。总面积4889.5平方千米。有汉族、蒙古族、满族等17个民族。
截至2021年10月,突泉县下辖6个镇、3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突泉县常住人口220668人。
清,置醴泉县。198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是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突泉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突泉县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7℃,年有效积温2700-2900℃,光照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平均降水量为393.1毫米左右。突泉县极大风速27.6米/秒,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目前有风电场4处,已实现并网发电25万千瓦,在建5万千瓦;光伏电站8处,已并网发电12.5万千瓦。县内有变电站15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66千伏变电站14座,供电量可达2.8亿度。
突泉县紧靠东北三省,临近京津冀,以北京-呼伦贝尔加格达奇111国道、广西北海-呼伦贝尔阿荣旗省际大通道、突泉-洮南省际二级通道为主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直接连入呼海、京齐、佳沈、长白、通霍公路网。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油(水泥)路、村村通公路,农村公路总里程由1629公里增至2160公里,硬化里程由462公里增至1550公里。
清初,突泉一带属蒙古科尔沁部领地。清宣统元年(1909年),于醴泉镇设置醴泉县,隶属奉天行省洮南府。
1914年1月,因与陕西省醴泉县重名,更名为突泉县,县址改称突泉镇。同年6月,隶属奉天省洮昌道。
1929年2月,废止道制,改由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
东北沦陷后,初隶奉天省,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
1937年3月,又改称醴泉县。
1943年10月,划归兴安总省管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突泉县名称,划归嫩江省管辖。
1946年3月,划归嫩南行政区;5月,复归嫩江省;6月,改隶辽吉行政区。
1947年1月,划归辽北省管辖。
1949年5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兴安盟。
1954年5月,改隶呼伦贝尔盟。
1960年1月,撤销突泉县,并入科尔沁右翼中旗。
1962年10月,恢复突泉县。
1969年7月,划归吉林省管辖,隶属白城地区。
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隶属呼伦贝尔盟。1980年10月,改隶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