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哪些情况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

2024-08-31 08:40:53

用人单位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的情况包括:未履行合同约定、未及时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以欺诈或胁迫方式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拓展延伸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赔偿责任及相关规定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赔偿责任及相关规定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雇主(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需要向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工作能力严重不符合岗位要求、经济性裁员等。具体的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一般会考虑员工的工龄、工资、职位等因素。此外,还需要遵守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履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结语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若存在以下情况,需支付经济赔偿金:未提供劳动条件、未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赔偿标准与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考虑工龄、工资等因素。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履行相应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