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鞋企员工心声:在家乡打工挣一样多

2024-08-31 08:18:59

自春节假期过后,青岛当地媒体首次刊出“用工荒”3个字后,与此相关的热议几乎从未停歇,每年春节后尤甚。1300元、1500元、2000元———青岛校企英才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铭脱口而出。从2009年起,当地企业招聘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年年递增,2012年春节过后,这一数字已涨至2400元。

在青岛多个劳务市场里,不少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对记者坦言:“人越来越难招了。”为吸引更多员工,许多企业的招工简章上纷纷写有如下条款:保证不加班、每年组织集体旅游、提供夫妻间、给予优秀员工出国进修机会。还有企业在承诺的工资数额后特别标注:绝无浮夸数字。

“用工荒”中,一些企业的镇定自若成为别样风景。吴铭举例,一些规模较大的国企以及颇具实力的外企由于有着稳定的员工招聘来源,从未受到此类问题的困扰。与之对比,喊“荒”的多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就劳动力总量而言,‘用工荒’是不存在的,说到底还是‘好企业荒’。”吴铭认为。三成打工者年后想离开

“说实话,找份满意的工作真的很难。”23岁的小雷来自河南濮阳,今年来青岛求职前曾辗转于河北、深圳、内蒙古等多地打工,随着打工经验的丰富,对工作难找的感触愈加深刻。工资高、待遇好、五种保险全上……他瞥了瞥几家企业招工简章上的承诺条件,淡淡地说了句:“很多都是骗人的。”

总结自己6年的打工经历,小雷说:“很多承诺往往兑现不了。”比如工资远没有简章上写的高,刚开始不错的伙食会在一两个月后急转直下,加班时间越来越长,辞职时当初承诺返还的押金没有一次要得回来……

在青岛的一些企业聚集地,企业对工人的好坏,往往会在工人中间口口相传。打工者薛超说,一家生产石油机械的公司为许多工人青睐。这家公司每天确保8个小时工作时间;因配件成本高,当工人状态不好的时候允许工人休息。“企业的管理者是真正为员工服务而非暴力管理者,工人享有真正的尊严和幸福感,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谁愿意频繁跳槽?”

2012年1月,一项针对200名在青岛工作的新市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30%的被调查者表明自己年后将离开青岛。结果显示,工资待遇低、福利有限,晋升及奖惩制度不完善;工作环境及管理人员态度恶劣;加班较多,工作累,且工作与收入不成正比;放假时间短,节日期间请假难;工作及企业缺乏吸引力,没有归属感等成为员工辞职的主要原因。

在家乡打工挣得一样多

青岛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秘书长陈兰涛认为,“用工荒”现象在较长时间内不可逆转。在他看来,诸多原因导致该现象出现:

首先,第一代农民工目前已人近中年,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再外出打工;比如,很多企业前往西部安营扎寨,当打工者发现在家门口的企业工作就可以赚得同外出打工一样的钱时,还有什么理由外出呢?

回乡没多久,李贤贤便发现,有亲戚在离家不远的一家手套加工厂工作,月工资2800多元,而自己在青岛打工时每天加班才能拿到这么多钱。薛超和工人们曾算过一笔账,如果在青岛这样的沿海城市打工,每个月的生活成本大概如下:吃,400元;住,200元;电话费,100元;衣服,平均每月110元(按最低标准算:一年买3双鞋300元,裤子400元,上衣500元,包、首饰等100元);业余生活,400元(包括买生活日用品200元,娱乐100元,人情往来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