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谅解书的主旨是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达成和解,通过被害人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有利于争取减刑机会,对量刑在法律规定的浮动范围内减轻处罚。谅解书具有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表示被害人已原谅并不再追究,对量刑提供参考。
法律分析
1、刑事谅解书的作用,有利于争取减刑的机会,刑事谅解书属于是法律中的酌定情节,就可以对量刑在法律规定的浮动之内减轻。
2、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即当事人或受害人从情感上给予了原谅,也表示出当事人或受害者不再追究了态度,对量刑上有一定的减、免除处罚的参考作用。
拓展延伸
阻碍公务员执行任务的行为如何构成犯罪?
阻碍公务员执行任务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阻碍公务员执行任务的行为必须是具有违法性质的,即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次,该行为必须是有意为之,即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意图。再次,该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行为表现,例如使用暴力、威胁、恐吓、贿赂等手段阻碍公务员履行职责。最后,该行为必须对公务员执行任务产生实际影响,即导致公务员无法完成或延误任务的正常进行。总之,只有当以上要件齐备时,阻碍公务员执行任务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依法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刑事谅解书的作用在于争取减刑机会,属于法律中的酌定情节,可以在法定范围内减轻量刑。刑事谅解书是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就刑事案件结果达成和解的法律文件。在刑法上具有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被害人原谅嫌疑人,表示不再追究,对量刑有一定减免的参考作用。阻碍公务员执行任务构成犯罪的情形包括违法性质、有意为之、具备客观行为表现、对任务产生实际影响。只有满足以上要件,才能构成犯罪并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百九十五条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