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与编制的异同

2024-08-31 06:35:20

《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均为合同制职工,无合同工与正式工之分。合同制与编制的区别在于:1)合同制通过招聘或竞聘,签订合同;编制需公开招考。2)合同制适用合同法;编制适用公务员法。3)合同制福利待遇按事业单位规定;编制按公务员待遇确定。4)合同制工资由事业单位预算支付;编制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复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是建立的劳动关系,这些单位的劳动者均是合同制职工,没有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分。

合同制与编制的区别具体如下:

1、合同制一般的做法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合同;而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才可以。

2、合同制的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性质,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而编制产生纠纷适用的是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

3、在待遇方面,合同制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定;而编制的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来确定的。

4、在工资支付方面,合同制的工资由事业单位的预算支付;而编制的工资是由财政拨款解决。

拓展延伸

合同制与编制的区别与特点

合同制和编制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关系形式。合同制是指雇佣双方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约定工作内容、薪酬和权益保障等事项。编制则是指根据国家规定,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编入编制管理体系中。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工方式不同,合同制是雇佣关系,而编制是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制度;二是权益保障不同,合同制依法享有劳动合同保护,而编制享有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权益;三是就业稳定性不同,合同制相对灵活,就业风险较高,而编制相对稳定,就业风险较低。总的来说,合同制注重灵活性和市场机制,而编制注重稳定性和公共利益。

结语

合同制与编制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关系形式,它们在用工方式、权益保障和就业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合同制是雇佣关系,依法享有劳动合同保护,注重灵活性和市场机制;而编制则是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制度,享有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权益,相对稳定且就业风险较低。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无论是合同制职工还是编制人员,都应受到合法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五章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第五十一条接受职业学校教育,达到相应学业要求,经学校考核合格的,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经职业培训机构或者职业学校考核合格的,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经符合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考核合格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受教育者从业的凭证。

接受职业培训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证书等学习成果,经职业学校认定,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学历教育学分;达到相应职业学校学业要求的,可以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接受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的,可以依法申请相应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修正):第十五条在我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外国学者,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位。对于具有本条例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相应的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修正):第三条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