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可以被刑事拘留?

2024-08-31 02:04:52

刑事拘留是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强制措施,拘留后需在24小时内讯问。拘留并非处罚,被无罪释放后可申请国家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拘留对象包括正在犯罪、被指认犯罪、有犯罪证据、企图逃跑、有毁灭证据可能、身份不明等情形。最长拘留时限为37天。

法律分析

1.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若被拘留人被批准逮捕,则依据《刑事诉讼法》审理,刑事拘留不是处罚或者制裁。若后被无罪释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拘留的对象应当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1)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3.刑事拘留最长时限为37天。

拓展延伸

刑事拘留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用于限制犯罪嫌疑人的自由,并确保刑事案件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刑事拘留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涉嫌犯罪的重大嫌疑人、逃避追究的犯罪嫌疑人、可能会破坏证据的犯罪嫌疑人等。刑事拘留的条件主要包括:案件具有一定的证据基础、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逃避追究、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干扰证据收集等。刑事拘留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并应当及时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工作单位。刑事拘留的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到案,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用于限制犯罪嫌疑人的自由,并确保刑事案件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刑事拘留的适用范围包括涉嫌犯罪的重大嫌疑人、逃避追究的犯罪嫌疑人等。刑事拘留的条件主要包括案件具有一定的证据基础、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逃避追究等。刑事拘留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并应当及时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工作单位。刑事拘留的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到案,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四节拘留第一百二十七条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拘留通知书应当写明拘留原因和羁押处所。

本条规定的“无法通知”的情形适用本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有碍侦查”:

(一)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二)可能引起同案犯逃避、妨碍侦查的;

(三)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与犯罪有牵连的。

无法通知、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对于没有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家属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