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撤销交通肇事缓刑的情况有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
一、在缓刑期间发现漏罪一定会被逮捕吗
在缓刑期间发现漏罪不一定会被逮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前没有其他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并依照规定决定执行前罪和后罪的刑罚。至于发现漏罪后是否会被逮捕,要看漏罪的量刑情况。如果漏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会逮捕被告人。如果漏罪情节轻微,刑期不足三年,也可以不逮捕。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缓刑期满后怎么办
缓刑到期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则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如果缓刑到期后,发现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则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也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三、缓刑到司法所是否一定需要村干部签字
缓刑到司法所一定需要村干部签字。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需要在认识和运用中加以区别。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刑法明确规定必须适用缓刑,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