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虚假宣传罪立案标准的法律规定

2024-08-31 00:34:33

虚假宣传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违法所得数额、经济损失和突发事件防控等方面;虚假宣传是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虚假信息导致误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广告经营者应承担停止违法行为、罚款、吊销执照等责任,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虚假宣传罪立案标准

1、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累计20万元以上的;3、以突发事件防控为名,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3万元以上。

二、虚假宣传的含义是什么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虚假宣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018年5—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网信办、邮政局等八部门将联合开展2018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权假冒、刷单炒信、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

三、广告经营者虚假宣传有什么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55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且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虚假宣传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的处罚。罚款金额将根据广告费用的三倍至五倍进行计算,严重情节下可达十倍。同时,对于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广告经营者,还可能面临吊销营业执照、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等更严厉的惩罚措施,甚至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广告经营者有责任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宣传,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第二十四条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