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克扣工资不一定是犯罪,但情节严重时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承担刑事责任。克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以被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劳动部门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1.5倍的欠薪补偿。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克扣或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根据刑法规定,逃避支付劳动报酬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造成严重后果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
法律分析
一般性的克扣工资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是恶意克扣工资达到情节严重时,就会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恶意克扣工资不一定是犯罪,情节严重时就是犯罪了。
一、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
而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
《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二、克扣工资有什么法律责任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当地劳动部门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1.5倍的欠薪补偿。
如果情节严重,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权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事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权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需要承担补足工资以外的额外赔偿。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结语
克扣工资行为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一般性的克扣工资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恶意克扣工资达到情节严重时,可能会被视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而承担刑事责任。虽然恶意克扣工资并非总是犯罪行为,但在情节严重时,确实构成犯罪。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必须符合我国《刑法》的规定,并具备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等特征。克扣工资的法律责任包括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规定了违反规定的情形下应承担的责任和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