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或二十年,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为四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若权利人向法院起诉等情形,诉讼时效将重新开始计算。民事纠纷管辖法院的规定根据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合同约定履行地点、合同标的等因素来确定。法定的诉讼时效是最长二十年。在时效届满之后,若向法院起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形,诉讼请求依旧会被法院受理。
法律分析
一般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或二十年,如果是国际贸易合同,则适用四年的诉讼时效。这些时效期间是法定的,不会因为当事人的约定而改变。但自时效开始计算后,若出现权利人向法院起诉等情形,民事诉讼时效将重新开始计算。
一、一般民事诉讼有效期多长时间?
1、一般民事诉讼有效期是三年、或者是二十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是四年
《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四条【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二、民事纠纷管辖权怎么确定
民事纠纷管辖法院是被告住所地法院、或者是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具体利益结合以下的规定来确定管辖法院: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四年、或者是二十年,通常在没有约定义务履行期限、后期权利人没有要求对方履行义务、且义务人也不曾主动履行义务的情形,将会适用最长二十年诉讼时效。在时效届满之后,若是向法院起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形,诉讼请求依旧会被法院受理。
结语
民事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不会因当事人约定而改变。但若权利人向法院起诉等情形,诉讼时效将重新计算。一般民事诉讼有效期为三年或二十年,国际贸易合同诉讼时效为四年。民事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也有相应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时效届满之后,若向法院起诉且满足一定条件,诉讼请求依旧会被法院受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十条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十一条下列事项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申请支付令;
(二)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三)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四)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五)申请强制执行;
(六)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七)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八)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第十二条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