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的区别是什么?

2024-08-30 21:34:01

取保候审转刑事拘留的条件包括被取保候审人企图自杀、逃跑、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醉驾可以在交警大队办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最终不会判刑,法院将根据案情作出判决。取保候审期间如再犯罪,将变更为刑事拘留或逮捕。申请缓刑的几率较大。

法律分析

一、取保候审变更为刑事拘留的条件有哪些?

取保候审转刑事拘留条件包括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等。

(一)被取保候审人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二)被取保候审人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

(三)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四)被取保候审人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两次传讯不到案的;

(五)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六)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婴儿而未逮捕,疾病症愈或者哺乳期已满的。

二、醉驾在哪里办取保候审?

醉驾在交警大队可以直接提起取保候审的申请。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过后还判刑吗?

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它仍在刑事诉讼案件程序过程中,并不能终结案件。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判刑坐牢,则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并不等于最终不会判实刑而不需要坐牢。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取保过后申请缓刑的几率是很大的。如果涉及醉驾的可以在当地的交警大队申请取保候审,提交申请书和保证金等。如果在取保期间又犯新罪的就会变更为刑事拘留或者逮捕。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转为刑事拘留的条件包括被取保候审人企图自杀、逃跑,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等行为,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地,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等。醉驾的取保候审申请可以在交警大队提起。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最终不会判刑,法院将根据案件审理结果作出判决。取保候审申请缓刑的几率较大,但若在取保期间再次犯罪,则可能转为刑事拘留或逮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强制措施第二节取保候审第八十一条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